鲁网 > 法制频道 > 法制频道 > 法制天地 > 正文

打造“多元调解+速裁”模式 确保纠纷及时妥善化解

2019-03-15 16:48 来源:人民法院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做客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与中国法院网联合推出的2019年全国两会“大法官访谈”节目,就北京法院“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模式的成效与经验,与网友进行了交流分享。

 

  鲁网3月15日讯  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寇昉做客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与中国法院网联合推出的2019年全国两会“大法官访谈”节目,就北京法院“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模式的成效与经验,与网友进行了交流分享。

  在今年北京两会上,寇昉多次提到“多元调解+速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化诉讼制度改革,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寇昉表示,北京法院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推动“枫桥经验”北京版全面升级。

  寇昉说,2018年北京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取得新进步。“全市法院新收案件895224件,同比上升16.3%,结案893570件,同比上升15.4%,全市法官人均结案357.1件,居全国首位。”他认为,成绩的取得,除了有一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到“五个过硬”的队伍,还得益于北京法院不断深化司法改革,打造“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模式。

  谈到这一模式的具体运转,寇昉说,北京法院借助各种调解力量,发挥诉讼前端调解作用,并将常驻法院调解员编入法官团队,统一组织业务培训,明确工作标准,细化工作职能,统一工作流程,实现工作标准统一,打通调解到速裁、前端到后端的通道,确保纠纷及时妥善化解。寇昉介绍说,“多元调解+速裁”工作机制用全市法院16.6%的民事员额法官审结了全市法院46.7%的一审民事案件。诉讼前端调解速裁团队年均结案1077件,是后端民事员额法官年均结案量的4.4倍,平均审理时间37天,比后端缩短了29天。

  访谈中,寇昉还特别提到,“多元调解+速裁”工作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协同参与等多方合力下,让这一工作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2018年,这一工作已纳入《北京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三年规划(2018—2020年)》,成为“首都平安建设考核指标”的重要内容,全市14家基层法院诉调对接中心的建设获得批准并正在稳步推进。


初审编辑:李晨
分享到:
./W0201903156066144751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