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法制频道 > 法制频道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们家生活好了,能不能不要补贴钱”

2020-01-08 08:47 来源:检察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本报今日起开辟“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专栏,深入报道检察机关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服务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敬请关注。按照计划,我们赶到新佳木苏木,办案人员向扶贫部门介绍了小陈一家脱贫的意愿,并当场下达了司法救助协调函,希望扶贫部门客观公正考核小陈一家是否符合脱贫的条件。

  鲁网1月8日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本报今日起开辟“新春走基层——脱贫攻坚一线见闻”专栏,深入报道检察机关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服务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敬请关注。

  2019年12月底,检察人员来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右中旗新佳木苏木,与政府部门负责人沟通核实陈某一家脱贫情况。

  冬至已过,北方的暖阳格外刺目。驱车3个小时,记者随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兴安盟分院检察官张善旭一行来到科右中旗新佳木苏木(乡)浩力宝嘎查(村)。车刚刚驶入小路口,远远看到两个人在前面伫立。

  “是小陈两口子。”张善旭笑着介绍。见到大家,小陈的脸上如释重负。“我不会说话……”他有些颤抖地将攥着的纸递过来。纸上面写着:“我们一家有勇气,好好干活,早日致富……现在申请脱贫,让更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国家好政策。”

  张善旭早在半个月前就接到过小陈的电话,当时他还有几分犹豫。小陈告诉他:“我和媳妇商量了,我们家生活好了,能不能不要补贴钱……”符不符合脱贫条件检察院说了不算,所以,才有了张善旭与小陈的约定与践约。

  半年前,初上任的兴安盟检察分院检察长赵国华到对口扶贫的浩力宝嘎查调研。这里的贫困曾经远近闻名,全嘎查29户70余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靠吃低保、国家救助度日。自从“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政策全面实施以来,浩力宝嘎查在兴安盟检察分院的帮助下,发生了质的变化,嘎查脱贫率已达93%。然而,赵国华也看到了不和谐的一幕:一位衣衫褴褛的男子斜倚着墙,嘴里含糊不清地念着“家”“家”。

  浩力宝嘎查党支部副书记包佟柱告诉赵国华,衣衫褴褛的男子是老陈,以前的他脑子活、有魄力,尽管家里有老父亲和患癫痫的弟弟需要照顾,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2005年,老陈搭乘他人摩托车回村时,摩托车与停在路边的小轿车相撞,司机当场死亡,老陈遭受重创,导致终生残疾。重负之下妻子离婚改嫁,儿子、儿媳面对高额外债无心经营、矛盾不断。老陈一家从富裕户跌落为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赵国华将信息上传到该院刚刚搭建的“司法救助前置延伸信息平台”,这一平台是开展司法救助双向延伸大治理机制的前置环节。从平台获知信息的该院第八检察部第一时间受案审查,从查找案卷到去村屯走访,最终确认:老陈的情况属于建档立卡户,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

  检察人员很快对老陈一家开启“精细化救助”绿色通道。一方面启动经济救助,为老陈家救急,另一方面联系科右中旗残疾人协会、新佳木苏木政府等,为老陈协调办理残疾人评定等级及开展扶持,同时将4万元司法救助金与当地乡村经济振兴合作社项目对接,由政府监管确保司法救助金本金不流失的情况下,参与经营收益。每年分两次结算收益,持续支补老陈一家的生活。

  “老陈的事,检察院都这么上心,我们也一定多搭一把手。”曾经因为老陈一家欠债不还而矛盾重重的邻里关系缓和了,小陈两口子也敞开了心扉。办案人员针对小陈面对家庭变故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疏导,与其谈心谈话,并唤起小两口共同面对困难的勇气。

  作为“钉子贫困户”的老陈一家,真的有能力摘掉贫困帽吗?在小陈家,我们看到智识不清的老陈满面红光,看到养殖的4头奶牛身强体壮,也听到小陈夫妇细细地说起新一年的打算……

  按照计划,我们赶到新佳木苏木,办案人员向扶贫部门介绍了小陈一家脱贫的意愿,并当场下达了司法救助协调函,希望扶贫部门客观公正考核小陈一家是否符合脱贫的条件。

  办案人员还与新佳木苏木政府开展了专题座谈,就如何确定小陈家是否达到脱贫标准、脱贫后如何保证其不再返贫进行沟通。讨论中,该院决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组成案件监督评价小组,搭建起司法救助双向延伸大治理“脱贫、返贫双向推进绿色通道”。该通道是兴安盟检察机关与地方党委政府、扶贫部门联合,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创新之举,通过多项机制及时协调推进“脱贫、返贫”人员的建议退出和纳入工作。

  “检察机关在司法救助双向延伸治理中,不仅保护了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传递了司法温情,而且灵活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推动了社会治理、矛盾化解和和谐社会共建工作。希望这一司法理念得到推广,进而产生一加十、十加百的效果。”全国人大代表刘亚声对记者说。


初审编辑:李晨
分享到:
./W0202001083171535311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