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9月27日讯 近年来,“天价彩礼”现象在皖北一些农村愈演愈烈,涉及彩礼的纠纷案件呈多发高发趋势。为了解案件情况,总结问题,分析原因,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课题组对2016年至2018年5月宿州全市法院受理的涉彩礼纠纷案件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基本情况
2016年,宿州全市法院受理涉及彩礼的婚姻家庭纠纷和同居关系纠纷案件606件,2017年为681件,2018年1月至5月为356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0.18%、12.38%、15.58%。2017年案涉彩礼平均金额超过20万元,而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859元,两者相差高达20余倍。“天价彩礼”已成为不少家庭的沉重负担,有些家庭甚至因此致贫,也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在抽样调查的100件涉及彩礼纠纷案件中,因彩礼纠纷造成单亲儿童或留守儿童而抚养困难的达21件,因彩礼纠纷造成留守老人赡养难题的达13件。
调研发现,近年来,因彩礼问题引发的刑事犯罪案件在不断增加,所涉及的案由主要是故意伤害罪和诈骗罪。涉及彩礼的故意伤害案件极易引发两个家族间的激烈冲突,2016年以来,此类故意伤害案件27件,其中不乏因彩礼纠纷引发双方十几人的较大规模斗殴案件,在当地农村产生了恶劣影响。涉及彩礼的诈骗案件也有增加趋势,此类诈骗案件多表现为女方多次短暂结婚,婚姻存续时间最长几个月,最短只有几天,然后迅速结束婚约或离婚,达到骗取彩礼的目的,2016年以来,此类诈骗案件19件,其中一名女性被告人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以骗取彩礼为目的在宿州下辖三个县流窜作案6起。
二、成因分析
1.“大老知”推波助澜。天价彩礼现象的产生自然有男女比例失调、农村攀比心理作祟的因素,但某些“职业媒婆”的推波助澜也不容忽视。在皖北地区农村,操办彩礼和婚庆事宜的总管被称作“大老知”,其报酬往往与彩礼的数额直接挂钩,惯于哄抬彩礼数额,甚至在彩礼纠纷案件中,大老知以亲友身份代理案件,不是为当事人争取合法利益,而是教唆当事人斗殴、自残、威胁法官、缠访、闹访。在抽样调查的100件涉及彩礼纠纷案件中,因婚介变质,恶意哄抬彩礼数额、激化双方矛盾引发彩礼纠纷的达37件。2016年,案涉彩礼平均数额已达8万元,但2017年,案涉彩礼平均金额已超过20万元,且呈持续增长势头。
2.攀比之风让助长彩礼数额猛涨势头。有些女方家庭为了在左邻右舍中更有面子,在彩礼上互相攀比,对男方家庭提出不合理的要求。还有少数因为做生意、打工或者拆迁等原因富裕起来的男方家庭,在彩礼上较为大方,很大程度上为天价彩礼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统计,皖北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一万余元,对二三十万元的巨额彩礼,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三个男孩,越来越走高的彩礼便成为巨大的家庭负担。在攀比风气之下,更多家庭沦为巨额彩礼的牺牲品,这对农村家风、村风、民风造成严重的破坏和影响。
3.巨额彩礼易诱发刑事犯罪。尽管彩礼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但是对婚姻的渴望,让一些人铤而走险,为凑齐彩礼不惜偷盗、抢劫他人财物。同时,由于男女比例失衡,彩礼数额水涨船高,一些不法分子便乘虚而入,利用女方在婚姻上的优势,为骗取高额彩礼,从事骗婚、诈婚等违法犯罪活动,成为职业婚骗。
三、对策建议
1.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培育文明婚约新风。树立文明节俭办喜事的好青年典范,借助农村文化站、宣传栏等平台广泛宣传高额彩礼的危害,净化以礼论婚不良风气。多进行巡回审判,选取一些涉彩礼纠纷案件和因彩礼纠纷诱发刑事犯罪的案例进行公开审理宣判,提升村民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从而达到法治脱贫的良好效果。党员干部、公务人员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自觉降低彩礼数额,同时积极劝导身边的亲朋好友抵制天价彩礼,以身作则有效起到减少天价彩礼现象的作用。
2.发挥村民组织作用,规范农村婚介行业。可加快培育民间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理事会在农村地区婚丧嫁娶事务中的协调、宣传、监督作用,引导农村家庭把精力用到勤劳致富、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上来。加强村规民约等制度建设,逐步改变不文明的婚嫁陋习,切实让农村婚嫁回归理性。对大老知、职业媒婆参与买卖婚姻、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要坚决依法严惩,严格规范婚介行为,对公然哄抬彩礼的行为予以曝光。
3.依法履行审判职责,维护婚姻家庭和谐。可尽快出台彩礼返还的裁判标准,确定哪些部分算是彩礼,确定涉及彩礼纠纷中的当事人,发布一系列典型性案例,努力让审判工作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引导、规范的作用。有效整合现有审判资源,力求做到家事案件的审理“四专”化,即专门组织、专业人员、专门案件类型、专门程序的“四专”审理,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抚养赡养问题。为解决因彩礼纠纷导致的单亲儿童、留守儿童的抚养教育和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应逐步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公益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