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命运跟我开了个大玩笑,转了一圈还是来了检察院。”徐邦磊是云南省西畴县检察院的一名员额检察官,这名1981年出生的“80后”大男孩一开口就感慨“命运”使然,让他虽“游历”5年,但还是圆了自己的检察梦。
命运:5年终圆检察梦
2000年,徐邦磊考入云南大学法学专业,在学习和一次次社会实践中,他悄然织绘起属于他的检察梦。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走出校门的徐邦磊在2003年和2004年两次报考检察院,均止步在面试阶段。2005年,徐邦磊考入了西畴县司法局,这一干就是3年。
“说实话,我真以为自己没希望了,没想到还有机会能圆了自己的检察梦。真是没想到!”徐邦磊连用了两个没想到。的确这个转机很突然。2008年,西畴县检察院来到该县司法局选调优秀青年干部,毫不知情的徐邦磊突然接到了考察通知。就这样,徐邦磊终于如愿穿上了让他朝思暮想的“检察蓝”。
沉淀:保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
刚进入检察院的徐邦磊本以为自己可以身着检服在法庭上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可入职不久他就被派往西畴县看守所,成为一名驻监所检察室干警。“说实话,心理落差挺大的。”
为此,徐邦磊也找过领导,他仍记得当年分管监所检察科(现已更名为刑事执行检察科)的杨国能副检察长和他说的话,“别小看监所检察,每一次与在押人员的谈话,都需要你对判决不断思考,每到一个检察岗位工作都是一种积累,这对你以后办案会有很大帮助。”
就这样,8年时间里,徐邦磊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总结心得,逐渐成长为一名法律功底深厚、办事沉稳老练的检察官。
2016年初,一名因运输毒品罪一审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被告人杨东(化名)找到徐邦磊,反映自己明明有检举揭发的立功行为,却没有被法院认定立功。徐邦磊立即与办理此案的同事联系,又前往公安部门了解情况。原来,杨东的确有检举揭发行为,但他提供的线索却一直没有被查实,所以法院最终没有认定他的立功行为。徐邦磊整理了有关卷宗和法律规定,向杨东详细解释了其没有被认定立功的原因。二审中,杨东一改起初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当庭表示认罪认罚。
徐邦磊说:“这8年中虽然我没有直接办案,但是我对每一名在押人员提出的诉求都耐心细致地进行了反馈,对他们提供的线索,我都会一一核实。”
守护:检察蓝牵手红领巾
2016年下半年,徐邦磊被任命为西畴县检察院未检科科长,当时该科只有徐邦磊一名正式干警,配合他办案的还有一名聘任制书记员。用徐邦磊的话说,“不管怎样,总算可以办案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刚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时,徐邦磊是一副严肃的形象,并没有意识到未成年人案件的特殊性,起初的办案效果自然也不理想。偶然的一次讯问,他看着眼前一名瘦小、胆怯的嫌疑人,不自觉就换了语气,以一种关爱、呵护的心态与他交谈,反而起到了很好效果。渐渐的,他的办案重心从如何定罪、怎样处罚变成了为何犯罪、怎样预防。在他办理的30余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43名涉罪未成年人均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感化,有的甚至还和他成为了好朋友,私下里也管他叫“蓝衬衫叔叔”。
今年4月,徐邦磊受理了一起涉嫌强奸未成年人的案件,被害人是当地一个苗族寨子里的女孩小翠(化名)。不知是出于恐惧还是不信任,起初小翠并不配合询问,只是低着头发呆,一句话也不说。为了打开小翠的心结,徐邦磊与同去的女同事一起带着小翠爬山路、玩游戏,一路上边玩边聊,最终顺利地完成了笔录。晚上回到家中,徐邦磊坐不住了,在这短短半年时间里他已经办理了3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法律问题了,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为此,他向领导请示,希望可以联合教育、司法等部门共同开展一次覆盖全县中小学的“未成年人性侵预防”宣讲,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当地政法部门的大力支持,相关工作也已开始着手准备。
组织策划宣讲已经是徐邦磊的“家常便饭”,2017年以来,徐邦磊已经组织法治宣讲15堂,足迹遍布全县5个乡镇16所中小学,覆盖在校师生900余人。他还专门组建了“蓝衬衫牵手红领巾”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宣讲团,不定期前往各个乡镇集中宣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相关知识。
采访的最后,徐邦磊打趣地说:“去年全州还有2个男同志在当未检科长,到今年就只剩下我1个了,领导问我要不要调整岗位,我说女同志能把未检干好,我们男同志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