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法制频道 > 法制频道 > 滚动新闻 > 正文

让青年拥有宪法的灵魂

2019-12-04 07:29 来源:检察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青年对于人的尊严最敏感,青年最看重人格的独立,青年的内心最向往自由,这种秉性与宪法的精神心有灵犀。

 

  美国历史学家查尔斯·A.切拉米写过一部畅销书,叫《给美国以灵魂:两个年轻人和美国宪法的故事》。书的主旨在于描述美国宪法的历史,但作者把笔触放在了当时的两个年轻人身上:32岁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36岁的詹姆斯·麦迪逊。两位年轻的开国元勋,引爆了一段扣人心弦的制宪故事,也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的成文宪法。

  引起我兴趣的不是宪法如何赐予美国以灵魂,而是切拉米在美国立宪的诸多巨匠当中,为何偏偏选择两位“年轻人”?这是否暗含着青年与宪法之间,还具有别样的关系意蕴?这让我想起梁启超,他29岁创作《新民说》,旨在为中国立宪政治开出一条切实的道路,所谓“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点出了青年成为新民对于国家宪法政治多么重要。

  如果把人类的立宪史描述为一部权利斗争史,那么在史册上熠熠生辉的那些典范,往往与青年有关。杰斐逊起草美国独立宣言时只有33岁;马丁·路德·金34岁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为黑人争取平等权;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26岁发表《论犯罪与刑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废除死刑理念;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的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年仅17岁,一直为儿童的受教育权而抗争……在立宪、立国的道路上,无以数计的青年以满腔热血与激情,以对权利自由的无比热爱,而成为驱动历史的“火车头”。

  青年对于人的尊严最敏感,青年最看重人格的独立,青年的内心最向往自由,这种秉性与宪法的精神心有灵犀。无论如何去界定宪法,她都与一个国家和民族对于自由的理解有关,与我们希望怎么安顿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关,宪法和法治说到底就是保障人如何有尊严地活着。

  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宪法在发展中不断吐故纳新,不断吸纳一代代青年人闯的精神,将权利与自由的成果合法化、正当化。因此,宪法有理由成为中国人民的最大共识,成为青年人自由精神的皈依,成为中国青年施展抱负的精神指引。当下,中国宪法实施和法治建设面临的最大障碍,不在体制机制,更不在制度规范,而在人心,在文化心理。一代代口授心传的政治密码,千百年积淀的人情伦理,现实中彼此参照的经验遗传,既是宪法和法治的基础,又在一定程度上构成文化障碍。改变这种内层障碍,实现中国整个宪法和法治生态的起承转合,需要按现代人格去塑造今天的青年,给他们以灵魂。

  梁任公当年感叹,“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时至今日,这种“新民观”某种意义上仍是中国法治道路上的短板。青年人的公德心、权利观、自由观、宪法观如何,将直接决定着中国未来的法治图景与人民福祉。触动青年对于宪法的兴趣,从现实生活中培育青年一代的公民责任,让蕴涵于宪法知识背后的精神感染到青年,将他们的激情与创造吸纳进宪法门下以充分涌流,让每一个青年都在内心与宪法展开对话,这样才能发掘出激活宪法、实施宪法、护卫宪法的蓬勃能量。

  宪法是国家政治永葆青春的密码,而青年是宪法精神永不流逝的承载者。在青年心里建立起个人与宪法的牢固关联,让今天的青年拥有宪法的灵魂,明天他们便能把宪法精神洒遍天下。


初审编辑:李晨
分享到:
./W0201912042702180926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