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法制频道 > 法制频道 > 普法专栏 > 正文

最高检报告传递出浩然正气的为民情怀

2019-03-13 16:38 来源:法制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这让人们不仅为检察机关过去一年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桩桩件件实事动容,更深切感受到这些辛勤付出背后崇高的法治理念和坚定的法治信仰。

  

 

  鲁网3月13日讯 “法治社会谁都不能任性”“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检徽不能蒙尘,权力必须管好”,通览一万余字的最高检报告,振奋人心的文字熠熠生辉。

  3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所传递出的浩然正气的为民情怀,赢得一片喝彩。

  这让人们不仅为检察机关过去一年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桩桩件件实事动容,更深切感受到这些辛勤付出背后崇高的法治理念和坚定的法治信仰。

  司法机关带头弘扬正确的法治理念,才能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和法治环境。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

  无论是指导江苏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昆山反杀案”,提出案件定性意见,支持公安机关撤案,并作为正当防卫典型案例公开发布,还是指导福州市检察机关认定赵宇见义勇为致不法侵害人重伤属正当防卫,依法不负刑事责任,这些案例在全社会激发的正向法治能量是极其巨大的。正如法学专家所评价的,针对赵宇案,检察机关纠正“相对不起诉”,作出“绝对不起诉”处理,用一个“不起诉”替代另一个“不起诉”,让正当防卫“挺直腰杆”,向公众传递了“见义勇为不是犯罪”的明确信号。

  知易行难,难就难在现实永远比理论更为纷繁复杂,难就难在过犹不及,“真理只要向前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可见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限度内,才成为真理。如果超出了一定的范围,一定的限度,就会成为谬误。去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在平等保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的司法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全案错了全案纠正,部分错了部分纠正,既不遮丑护短,也不‘一风吹’”。这些司法理念的贯彻落实,有效纠正过去“从快从重”,不惜“矫枉过正”的运动式执法,稳稳摆正了司法的天平,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切切实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百姓对公平正义的感知、对依法治国的尊崇,来自日常生活与亲身体验。品读今年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有“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宏大叙事,更有“让群众点外卖更放心”的点点滴滴;有“重在化解矛盾、案结事了,不能止于程序结案”的斩钉截铁,更有“将心比心对待群众信访”的语重心长。

  过去一年,各级检察机关回应人民群众对安宁幸福的期待,积极投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既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又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让人民群众有更踏实的安全感;抓住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的忧,开展专项监督活动,保卫舌尖上的安全,共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让人民群众有更实在的幸福感;抓住人民群众对金融风险、精准扶贫、污染防治的关切,提供更加精准的司法保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与此同时,检察机关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公益诉讼检察道路,在立案办理民事公益诉讼4393件、行政公益诉讼108767件的同时,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状态,更以最少司法投入获得最佳社会效果。

  所有这些,都似润物细无声,一砖一瓦构筑起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的坚定信心。

  法治是一个国家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治理方式。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各级检察机关像报告中要求的那样,把握“稳进”这个大局,把握“落实”这个重心,把握“提升”这个目标,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就一定会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答好为人民司法的时代考卷。


初审编辑:李晨
分享到:
./W02019031360062045216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