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3月5日讯 政法队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政法队伍寄予厚望,特别强调要把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高政法干警本领,确保更好地履行各项职责任务。
2018年,全国检察机关以队伍素质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创新检察教育培训模式为手段,以科技信息化应用为支撑,向外部“借力、借智”,有力推动了检察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有效提升,为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贡献了检察力量。
涵养政治生态,理论学习实现全覆盖
检察机关是党领导下的司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这决定了检察机关必须强化政治建设,确保政治上忠诚可靠、政治属性永不褪色。
2018年,检察机关切实抓好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强化党的政治领导,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围绕政治建设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专题学习——
最高检表率作用凸显,带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2018年5月9日至19日,最高检机关连续举办三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这是党的十九大后,最高检首次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全员大集训”,培训覆盖到各事业单位相关人员。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就培训工作多次作出明确指示、提出具体要求,直接修改审定培训方案,并采取“自己讲自己主持”的方式,亲自主持第一期培训班开班式,开讲第一课。11天的轮训,3场专题辅导报告,6场集中授课,19组分组讨论,最高检领导干部政治上受到洗礼、灵魂上受到触动、思想上得到升华。
与此同时,最高检第一时间下发相关通知,全面部署检察系统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工作。2018年6月底,检察机关顺利完成全员轮训任务。各级检察院共组织十九大精神集中培训4908期、专题讲座4551期、网络培训526期,共计培训51万余人次,实现检察系统全覆盖。
最高检在对检察系统学习情况摸底调研基础上,依托中国检察教育培训网络学院,组织开展了三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网络培训班,全国检察机关15.4万余人次完成培训任务。
“通过一系列政治学习培训,有力引导了检察人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深化了认识、激发了干劲,为推进检察机关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了政治保证和智力支持。”最高检政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深修内功,创新手段提升专业素能
新时代政法干警不但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检察教育培训作为检察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工程,是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2018年,全国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检察工作科学发展,认真谋划新时期检察培训工作,创新培训理念和方式方法,有力促进了检察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按需施教、分层分类培训,是检察教育培训取得实效的重要法宝。2018年,最高检部署相关业务部门举办各门类专项业务培训班19期,培训1847人次,引导检察干警全面深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真正成为检察工作的行家里手。最高检加强对国家检察官学院调训班次的跟踪指导,完成省级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州市院检察长和基层院检察长等领导素能培训、业务培训与专项人才培训和西部培训等30期班次,共计培训2833人次。着力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既具有较高检察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检察业务专家、业务尖子和办案能手。据统计,2018年最高检直接培训16780人,网络培训38.6万人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提升新时期检察教育培训质效,需要不断创新方式,激发其活力与魅力。2018年,最高检专门印发《全国检察机关领导干部上讲台实施指导意见》,鼓励推动领导干部讲政治课、讲业务课,向检察干警传道授业解惑。
2018年9月4日,张军检察长在国家检察官学院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率先垂范,讲授开学第一课——“立足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在新起点上开创人民检察事业新局面”。这条消息在开讲当日刷爆了“检察圈”。
在接下来的5个多月时间里,最高检其他院领导以及全国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等领导干部纷纷走上讲台,为检察干警带来一场场主题各异的思想盛宴。
据统计,2018年最高检共有6名院领导走上国家检察官学院讲台授课,另有6名部门负责人上讲台授课18次;各省级院158名院领导上讲台授课267次,受到广大干警点赞。
除了检察长走上讲台授课,2018年,最高检建立的检察教育培训工作联系机制也成为教育培训工作的一大创新亮点。最高检干部教育培训部每位同志联系3至4个省级检察院,加强对基层教育培训工作的服务和指导,进一步畅通基层院业务咨询、问题反馈、建言献策的渠道和途径,初步建立起上下联动、衔接紧密的工作格局。
智慧借助,提升法律监督水平
2018年7月,重庆市首例环境资源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由重庆市万州区检察院起诉。办理该案过程中,为了更加准确把握环境的被破坏程度等案件事实,检察机关走访听取了西南大学教授姚维志等学者的专业意见,采纳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评估报告,最终实现案件的成功办理。
智者借力而行,慧者运力而动。重庆“首案”的办理是检察机关借助“外脑”提升办案质量及检察干警专业能力的生动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内涵更丰富、层次更高的法治需求,最高检党组提出“智慧借助”的要求,鼓励各级检察院向外部“借力、借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社会力量以及退休老领导、老检察官的优势作用,借助他们的实践经验、法律和政治智慧,帮助检察机关提升法律监督能力、水平和效果。
2018年4月,随着《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办案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印发,越来越多和姚维志一样有专门知识的人参与到检察办案中来。江苏省检察院聘请了106位专家作为院外专家辅助办案,这些专家覆盖民事、刑事、行政等三大诉讼领域,涉及环境资源、金融、知识产权、计算机网络、生物医学、建设工程、财务管理等专业。
2018年7月,最高检还出台《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咨询论证工作办法》,依照这一办法,最高检聘请包括专家学者、退休法官、律师在内的103名专家,组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借助“外脑”,做强民事、行政检察工作。
如果说“外脑”是智慧借助的金山,那么,检察系统的人才就是“借力、借智”的富矿。2018年,检察机关通过信息技术成功实现了系统内部的智慧借助——10月8日,检答网开通运行。
据了解,检答网的主要功能是对检察人员在办案、学习和研究中遇到的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和解答。截至2018年12月,检答网注册用户已超20万余人,累积咨询问题5842个,解答4039个,解答率69.1%,较好地发挥了“智库”“智囊团”作用。检答网受广大检察干警追捧,体现了新时代广大检察人员对业务能力提升的渴求,展现了新时期检察人员的新风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克服本领恐慌,提高素质能力,过硬队伍建设永远在路上,检察机关将不断把过硬队伍建设引向深入,为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