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法制频道 > 法制频道 > 阳光检察 > 正文

实施卓越法官培养工程 以人才智力为支撑提升法院整体工作

2018-08-01 10:42 来源:人民法院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总体要求,全面推进法院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2015年6月,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部署实施卓越法官培养工程,力争用五年时间培养造就一批信念坚定、品德优良、能力过硬、公认度高和引领作用突出的卓越法官人才,全面提升能力素质,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为成都审判事业实现新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至今该工程实施已三年,成都法院在遵循人才培养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采取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业务专训培养,完善制度机制改革,畅通法官成长渠道,推进自助自学教育等五项举措,不断丰富培养方式,完善保障投入,营造良好氛围,培育储备了一批高层次复合型审判人才,并通过人才建设辐射和带动了法院全面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成都两级法院在审判质效、整体素质、改革创新、学历结构、调研成果、荣誉成绩等方面较大突破,全市法院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

  一、以全面素能提升为主线,创新举措拓展渠道实施卓越法官培养工程

  1.坚持思想建设,抓好信念教育,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5年以来,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自主部署开展了“司法作风建设年”、司法软实力建设等活动,活动开展情况多次获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分8期选派两级法院优秀党员、党务工作者559人(次)到革命圣地接受传统教育;组织两级法院党务工作者86人(次)到高校进行集中培训,强化党务理论提高党性修养。学习后法官大局意识、为民意识不断增强。

  2.联合高校培养,加强业务专训,提升队伍能力素质。精选全国知名高校合作,组织24期1832人(次)领导干部、员额法官等人员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开展综合能力提升培训学习,并将培训向可塑性强的青年干警倾斜,两级法院35岁以下干警参训率达100%;与本地高校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共建培训基地,分34期选派4200余人(次)员额法官、法官助理进行短期脱产专题学习。举办各类专业实务技能提升培训15期2367人(次),以“精准化、短平快”项目适应办案及时性需要。

  3.完善制度机制,推进员额改革,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准确研判法院队伍发展形势,研究制定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法院内设机构等一整套规范性文件,构建完善卓越法官培养工程体系;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进一步明确院庭长“三大职责”和法官“五个责任主体”,对院庭长之外的全体员额法官实行“提级管理”,在全省率先实行“院长开庭周”制度;率先制定关于实行“同案不同判”报告制度的意见,出台涵盖23个类案、120余个案由的审理指南。

  4.交流引进人才,鼓励在职深造,畅通法官成长通道。组织开展多途径实践锻炼交流,成都中院与基层法院间进行人员上挂下派122人;选派37名基层员额法官进行横向互派交流锻炼。统筹实施“双千计划”,与高校互派教授、法官交流挂职,实现工作互促共赢;创新构建实习法官助理长效机制,已开展5期选拔接收304名优秀法学本科、研究生担任实习法官助理,缓解案多人少矛盾。鼓励法官在职深造,与高校联办在职法律硕士课程班,185名人员参加学习。

  5.深挖自身潜力,完善自助教育,营造自学帮学氛围。聘请35名院内资深法官和15位院外知名学者建立成都法院教育培训师资库;以师资库资源为主导,创设“成都法官讲坛”,已举办25期培训11831人(次)。建立“双导师指导制”,由院庭长、院外专家教授结对培养85名优秀年轻法官,助推青年法官司法综合能力提升。树立典型激励,持续深化周卫东同志先进事迹宣传报道,以正面典型引领弘扬主流价值导向;加大常态化表彰奖励力度,增强法官职业尊荣。

  二、以人才智力支撑为保障,卓越法官工程引领法院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

  1.案件审判质效逐年提高。三年来成都法院收结案件数每年增幅达20%至30%,受案量增幅高于全国、全省法院平均水平。2017年审结案件达31万余件,成都法院以全省法院1/6的法官办理了全省1/3的案件。与此同时,办案效率、质量和效果却在稳步提升。成都法院归档结案率和人均结案分别从2015年的84.10%和140.67件增至2017年的89.54%和291.85件,服判息诉率均保持在86%以上。

  2.法官能力素质持续提升。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员额法官人数虽明显减少,但能力素质显著提高。全市法院中有2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2名全省审判业务专家;244名干警被评为市级以上办案能手和岗位标兵,其中全国办案标兵1名,省级办案能手和岗位标兵30名。

  3.司法改革炼铸成都经验。成都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审判监督管理工作经验被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推介,并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首批20个改革示范案例之一。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成都经验已上升为全国法院系统的制度性规范,并入选国家“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成都中院院长郭彦应邀为全国法官代表授课介绍经验做法;央视一套专题片《法治中国》用3分钟时长介绍成都法院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工作;成都法院作为繁简分流全国示范法院,在全国改革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建设智慧法院的经验在第三届“互联网+智慧法院”论坛专题作介绍。

  4.队伍学历结构明显改善。成都法院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从2014年底的92.08%、24.23%增长到目前的94.88%、45.12%,同比分别上升了2.8和20.89个百分点;成都中院本科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也从2014年底的93.82%、35.05%增长到目前的97.85%、46.09%,同比分别上升4.03和11.04个百分点。

  5.重大课题调研全面开花。三年来,成都中院牵头组织完成全国、全省重大课题18项,其中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4项;连续三年承担最高人民法院重大理论课题,2项课题成果公开出版,其中《法院内设机构改革》以总分第一名获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优秀课题;2017年编撰出版司改以来国内首部法官助理职业技能教程。三年中共有530人(次)在省级以上研讨会获奖,成都中院连续四年荣获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奖。

  6.法院各项工作硕果累累。2015年以来,成都法院在全国、全省会议交流发言383次,716人(次)在全国全省法院会上获奖;集体和个人受到国家级、省级记功表彰的分别为68项(次)、745项(次)。所辖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被评为“全国模范法院”“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法院先进集体”,三家基层法院荣立集体一等功,涌现出多名“全国模范法官”“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和“全国办案标兵”。

  三、以分类精英培养为重点,将卓越法官培养工程覆盖面纵向加深横向拓宽

  成都法院卓越法官培养工程后期将重点围绕根据各类人员岗位职能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式,同时加强统筹联动,强化督促考核,跟进配套保障,确保到2019年底人才培养和整体工作收到更加显著的成效。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对资深法官进行重点培养,发挥审判业务专家的高端引领和智库作用;二是针对领导干部、员额法官重点从培养锻炼领导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入手,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应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的能力;三是建立健全“老带新”、跟班锻炼、业务轮训、自主学习等能力培养机制,弥补年轻法官在办案经验、司法智慧、群众工作能力和与媒体沟通能力等短板,再培养一批审判业务专家和资深法官;四是加强审判辅助队伍建设,明确法官助理、书记员职责边界,加强实践锻炼、技能提升和规范培训,构建新的分工合作模式,常态运行实习法官助理制度,抓好审判辅助事务外包和职业保障机制完善等工作的落实;五是继续抓好以审判为中心的机构设置模式和人员配置方式改革试点、“1+X”教育培训体系完善等工作的具体实施;六是认真总结卓越法官培养工程经验做法,及时固化成果示范推广,力争形成具有成都法院特色的人才培养长效制度。


初审编辑:李瑶瑶
分享到:
./W02018080138858673913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