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 > 法制频道 > 法制频道 > 司法广角 > 正文

相逢是缘 几近破碎

2019-08-02 16:32 来源:检察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为何我们会相遇,紧紧相拥,几近破碎……”这是日本歌手松任谷由实的《副歌在呐喊》中的一句歌词,爱意缠绵,百转千回。

   “为何我们会相遇,紧紧相拥,几近破碎……”这是日本歌手松任谷由实的《副歌在呐喊》中的一句歌词,爱意缠绵,百转千回。但假如将这样的歌词,用在车祸现场,情形又将如何?车祸,所造成的并不仅仅是身体的“几近破碎”,还将引发系列问题,而人性也将在其中接受大考。

  《天使之耳》是东野圭吾的一部以交通事故为主题的短篇小说集,开篇的同名小说便是以这首歌为引。午夜,在电台播放这首歌的时候,不论是马路上的司机,还是警署里值班的警察都在同步收听。就在歌曲播放时意外发生了,两车相撞一名司机死亡。由此,这首歌的歌词也成了记录案发时间的一个关键证据,又是证明失明少女强大耳力的有力证明。

  在没有行车记录仪的年代,遭遇车祸要想证明自身的清白无责,首先事主自己得活着,而后还要有证人证言。在以“看见”为证据的法律面前,“听见”的证明显得苍白无力。但凡事总有例外,假如你的听力和记忆力出神入化,假如你遇事沉稳逻辑清晰,也许你可以让“听见”比“看见”更有力。

  警署会议室里,对奈穗“天使之耳”的一场测试别开生面。警方一边播放歌曲,一边由女警念出一些不相关的词语,再考验奈穗能否准确记得女警念出某个词语时匹配的歌曲进度。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没能成为警方将奈穗证言作为证据的阻碍,反而因奈穗神奇的听力和记忆力,而使案情云开日明。通过一系列辅证,警方采信了奈穗“听见”的证言,车祸中她死去的哥哥没有任何责任,造成惨剧的原因在于对方闯红灯。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结尾处的大逆转,令人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位拥有着“天使之耳”的超能少女,在遭遇兄长死亡的变故之际,处变不惊,打电话听报时、计算步行道“敬请通过”的旋律时间,事后再带着妹妹来计算信号灯的变换间隔……所谓的案发时间,不过是她精心计算过的对己方最有利,而对对方最不利的时间……

  在这篇作品中,东野可谓字字珠玑,弹不虚发,每一处看似漫不经心的细节,都暗藏着埋伏,而最令人心惊的是那位失明少女心机的深沉。柔弱外表下,人畜无害的纯美笑容背后,却是那颗偏失之心,凭一己之力将警方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本小说集中所有的故事,不论情节如何开展,结尾处的反转,都令人慨叹人心之难测。不在利益攸关、怨恨燃烧的时刻,你永远不知道人心有多复杂。人的善良会因意外的发生,而扭曲成复仇的火焰,莽撞的人会让这股怒火迅速蔓延,甚至危及自己,而有的人会饮下这腔怒火,化成上膛的子弹,以另一种方式,冷静地复仇。

  在东野的小说中,结局总会出人意料。书中有为甩掉情人而精心设计杀局的“魔王”;有前来帮忙杀人反而被杀的情人;有横穿马路,无视他人生死的家庭主妇;有为复仇而不惜搭上自己性命的痴情女……人生百态、人心百态,在东野笔下纤毫毕现,而“真相”,永远是博弈的结果。

  很多时候,对人心过于深刻的洞察,未必是件好事。当天使在火眼金睛之下,现出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的本性,总令人心有余悸。好在,这只是小说。假如人们的心机都让观者如临深渊,假如不经意的细节中总暗藏陷阱,生活又何其可怕?

  东野想传递出的信息有点调侃的意味:假如,你始终无法做一个文明谨慎的司机,那就请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步行者。


初审编辑:李瑶瑶
分享到:
./W02019080259691990967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