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百姓而言,哪个明星分手了,哪个演员结婚了,这都是一种饭后的谈资而已,都不如垃圾分类带给生活的冲击大。
近日,上海市开始实施最严厉的垃圾分类条例,不仅对于垃圾进行了相较以前更为详细的分类,还对混投垃圾的个人和单位实施严厉处罚。一石激起千层浪,尽管人们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但依然遏制不住人们的“吐槽”,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吐槽”让社会更关注和讨论垃圾分类和处理问题,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上海只是强制性垃圾分类措施实施的一个起点,全国范围内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措施即将来临。到2020年底,将会有46个重点城市“跑步”进入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
城市化和生活便利化带来的难题之一就是垃圾处理问题。无论是列举一系列的数字,还是每天的直观感受,我们都无法回避垃圾粗糙化处理带来的问题。垃圾堆积占用农田,污染空气、水体和土壤,这些危害都已经成为我们熟知的“常识”,但是问题的解决一直都不理想。尽管生活产生垃圾无可避免,但技术的发展也可以让垃圾变得并非一无是处,很多种类的垃圾可以变废为宝。有效地处理垃圾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于实现垃圾分类,但是更多地方只是实现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简单分类,而且还没有被很好地遵守。在很多小区,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主要靠拾荒者的努力,这很难说是一种治本的措施。强制性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措施应该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方式。
人们“吐槽”垃圾分类并非没有意识到这种方式的重要意义,而是在于垃圾分类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的一种不适感,因此学会垃圾分类就像我们逐步适用红绿灯和排队一样,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相较之前那种“包罗万象”式的垃圾处理方式,现在的强制性垃圾分类确实给每个人增加了负担,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让垃圾处理者进行事后的分类处置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往往是分开的,后者主要依赖政府的公共服务,而将分类交给个人处理,可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可以激励人们减少垃圾,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改变的难点在于分类的细化让人们不适应,上海的垃圾分类从原来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变为四个大类: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每一类下又有详尽的列举,方便市民更准确快速地进行分类。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感到不便,一方面这个学习的过程本身就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分类指南也不能涵盖生活中所有的垃圾。在这个新的生活方式养成过程中,政府的积极引导尤为重要,而且人民群众的智慧也不容小觑,比如根据猪吃还是不吃、吃了就会死和卖钱来买猪帮助人们形象地记住了垃圾类型。
个人生活方式的调整也需要政府提供更为完善的配套措施。垃圾分类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垃圾得到较好的处理,比如回收利用等。因此,要避免分类后的垃圾在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又变成了大杂烩。这个重要的任务就在于政府提供的配套措施是否到位,也是决定垃圾分类措施是否具有成效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