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揭牌
牵手“青少年司法社工服务队”
举办“与法同行”法治讲座
“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校园暴力?遇到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正在台上讲法治课的检察干警话音刚落,现场听讲的100余名学生中,已有不少人举手“抢答”。这是日前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检察院干警走进校园开展法治宣讲时的一幕。
台上,干警讲得投入;台下,学生听得认真。时不时进行的现场互动,更是让这场法治宣讲变得生动、活泼,增效不少,不少学生课后直言“很有收获”。
近年来,二七区检察院秉持“法律导航青春,真心引领未来”的未检工作理念,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权益保护,用法律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该院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维权岗”“河南省青年文明号”“郑州市青年五四奖章”“郑州市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
★护成长★“马路边的港湾”开启普法好时光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前不久,在二七区检察院未检多功能工作区,新一期的“四点半课堂”准时开讲。共青团二七区委、二七区检察院联合辖区社工,共同举行了一场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国学讲堂。为提升课堂趣味性和体验感,该院为孩子们换上汉服,摇身一变成了古代书童,通过听讲、答题等多种形式,在传统文化的知识海洋里畅游。
现场,二七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冯利云讲解了《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教育未成年人从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注重道德养成,敬畏法律,防微杜渐,深入浅出地讲解什么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为了强化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二七区检察院将文化理念融入未检工作,按照功能多样化、布局人文化的建设理念,于2017年7月建成了未检多功能工作区并正式启用。依托该工作区,该院进一步延伸未检工作职能,推出“四点半课堂”,联合团委、交管、消防等相关单位,利用课后时间为辖区小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截至目前,我们已先后推出交通安全、青春自护、反校园欺凌、预防青少年犯罪等主题法治课堂十余次。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朗读者比赛、创意手工课堂、‘小小检察官’开放日等活动5次。同时,还不定期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对学生们开展心理辅导,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冯利云告诉记者,由于紧邻辖区道路,该工作区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为“马路边的港湾”。
记者注意到,该工作区的二楼摆放有不少青少年图书,“这是我们专门为青少年打造的公益书屋。”冯利云说,为培养未成年人的阅读习惯,该院购置了青少年图书免费对外开放,引导未成年人崇尚读书、敬畏法律。截至目前,已先后接待前来阅读的青少年5000余人次。
“每到暑期,二七区检察院的检察官都会走进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现在有了多功能工作区,孩子们又多了一个读书、学法的好去处,大家别提有多高兴了。”郑州市建华社区书记李爱华说。
不仅如此,该院还抽调业务骨干,组建“青春护航”志愿服务队和“法治副校长”队伍,通过法治宣讲、情景剧表演、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深入辖区7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用法律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保权益★“一站式”救助守护未成年人身心
“不知道案发时间、地点,嫌疑人也不认罪,一开始真没抱多少希望,没想到最终不仅判下来了,还替我们申请了救助金……”回想起半年多来发生的一幕幕场景,在郑州市二七区打工的尹某感触颇深地说。
2018年6月的一天,尹某带着身体不舒服的女儿小雪(化名)到医院看病。用药几天后,小雪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而且持续呕吐。彩超结果显示,14岁的小雪已经怀孕两个月。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尹某一家人陷入震惊。由于小雪患有智力障碍,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且对怀孕一事叙述不清,2018年7月1日,尹某带着小雪来到辖区公安分局报案。
小雪遭受了怎样的侵害?犯罪嫌疑人是谁?从那时起,一连串的疑问一直萦绕在尹某的心头,始终没有退去。同年7月23日,正在路边玩耍的小雪突然指着正从旁边经过的一名中年男子告诉尹某,就是他欺负了自己。公安干警赶到后,左某被当场控制。讯问中,左某一直辩称不认识小雪,但经亲子鉴定,左某正是小雪腹中胎儿的生物学父亲。
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后,承办干警依托该院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设立的“一站式”询问、救助场所“未成年人关爱中心”,一方面通过同步录音录像、心理测评、证据采集等办案设备,对小雪进行“一站式”询问;另一方面,协调医院通过免挂号、免排队、减免医疗费用等形式开通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对小雪进行身体检查、医疗救治。
2018年10月,二七区检察院以涉嫌强奸罪对左某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依法判处左某有期徒刑六年。
考虑到小雪家境困难的实际情况,该院还主动帮助小雪寻求司法救助。在依法履行相关审核程序后,为小雪申请到司法救助金1.8万元。这是该院探索运用“一站式”询问、救助工作机制,强化未成年被害人身心保护的一个缩影。
针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报案不及时、客观证据少、犯罪嫌疑人不认罪等案件办理难点,2018年,二七区检察院在开展司法救助的同时,会同有关单位探索实施多元综合救助,建立了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工作机制和专门场所。该院利用辖区医疗资源优势,在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设立“未成年人关爱中心”,配备同步录音录像、心理测评、证据采集等办案设备,在进一步规范侦查取证、落实一次性询问原则的同时,及时对未成年被害人实行医疗救助、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司法救助等工作,在解决固定证据不及时难题的同时,也避免重复询问对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伤害”。
“遭受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不仅需要接受身体的治疗,更需要修复心灵的创伤。检察机关联合医院共同成立未成年人关爱中心,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医院的资源优势,第一时间进行医疗和心理危机干预,最大限度地减轻被害人身心遭受的伤害。”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心理行为中心主任段桂琴如是说。
★促回归★ 资源共享实现帮教无缝对接
“希望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争取早日回归社会。”随着一年缓刑考验期满,17岁的莉莉(化名)告别相处了一年的检察干警,正式回归社会。临别之际,检察干警特意叮嘱她回去好好学习,强化法治观念,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新的生活。
莉莉因犯非法拘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在社区矫正期间,莉莉选择到二七区检察院未检多功能工作区继续接受帮教。在此之前的非羁押诉讼期间,莉莉就曾作为志愿者,通过参与图书管理、打扫卫生,在该工作区内接受帮教。让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以志愿者身份参加公益性服务,也是该院通过共享帮教资源、提升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督工作质效的一项探索。
作为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试点单位,二七区检察院专门在辖区社区矫正中心设立“未检工作室”。通过建立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登记备案制度,检察机关和社区矫正中心共享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信息资源、帮教基地资源以及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矫正帮教小组成员、未成年人监护人三方见面会谈机制等措施,全面掌握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家庭监管等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帮教方案,推动建立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矫正机制,确保检察机关帮教与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有效衔接。
“依托未检工作室,我院不断探索强化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日常监督,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是否与成年人分开进行、矫正措施是否适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矫正过程中是否对未成年人进行隐私保护以及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档案是否符合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内容,列为监督的重点,确保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依法、合规,实现监督、维权、帮教有机结合。”冯利云说,自2018年以来,该院依托未检工作室监督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案件6起,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提出建议并被采纳。
★聚合力★ 社会化支持体系凝聚保护合力
“希望你能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争取考出理想的成绩。”随着中考的日渐临近,社工郝红花叫上心理咨询师同事,再次来到帮教对象董武(化名)的家中,对他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不要有心理压力,好好备考。
因为喜欢上网打游戏,15岁的初三学生董武为了筹钱,伙同他人抢劫了低年级同学一部手机。案件移送到二七区检察院后,承办检察官经过认真审查,依法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同时,委托合作的“青益社工”对董武进行跟踪帮教。社工郝红花多次到董武家里了解情况,与董武及其家长谈心,鉴于董武心理压力较大,郝红花又联系该机构的心理咨询师对董武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董武解开心结。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的帮教、维权等社会化工作,是二七区检察院凝聚多方合力打造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化支持体系的一项做法。
2018年5月,为促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整合社会力量参与检察环节未成年人的帮教、维权工作,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七区检察院与共青团二七区委会签社会化支持协议,成立“二七区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依托青少年司法社工和志愿者,引入社会专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的帮教、维权等社会化工作,探索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化办案与社会化保护的有效衔接。
按照协议内容,青少年司法社工队伍依托二七区检察院未检多功能工作区,负责“四点半课堂”的管理,定期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安全自护、亲职教育等讲座,提高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法律意识,服务全区广大青少年。依托“护航青春”项目,二七区检察院、共青团二七区委在辖区多个街道办事处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配备社工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工作。同时,二七区检察院、共青团二七区委、青少年司法社工、青年志愿者共同组建“护航青春志愿服务队”,以“检察官+社工+青年志愿者”的形式深入辖区中小学校、社区,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活动。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社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未成年人开展帮教,有助于涉罪未成年人早日回归社会,有利于通过吸纳专业力量,在全社会形成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合力。”共青团二七区委书记关江娜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