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大片云集,但这个号称“神仙打架”的“史上最拥挤档期”,却因为源源不断流出的盗版资源让各出品方苦恼不已。在网络上,有人出售这些影片的高清版链接,卖价单片5元一部,打包价更便宜:2元8部、2元4部,被称为:“白菜价”。曾经,一则“三线城市1张电影票卖160元”的话题登上热搜。然而,“电影票价疯了”的信息还未消解,“高清网络资源种子链接”就疯魔登场。
电影市场从来都是热闹的,除了各类涉影信息外,票价话题从来都不寂寞。这不仅仅是现实中的票价和票房收入,更有虚拟世界反其道而行之的这类“坏笑”和“戏谑”。“高票价”的消费者其实脱不了昙花一现的结果,不仅仅会导致节后院线收入的大幅飘绿,还会直接影响观众“好感度”。一时的狂欢如果收获了一年的“观众恶感”,恐怕得不偿失。
有疯狂必有更疯狂,疯狂遏制不住,更疯狂必然再现。“观影热情”不仅仅是节日文化需求,更是常态文化需求,也是生活质量提升标志之一。“疯狂影票”吓退了现实观影对象,“网络资源种子”横空出世在所难免。低价位高享受的推广成效,也刹那间吸引了现实影院不得入的观众眼球。即便是打一枪换一个网址链接或者“地下隐秘操作”,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观影需求必能换取高额收益的驱使下,“白菜价链接”自然风云际会,肆无忌惮。这一方面是“疯狂影票”催生的结果,一方面恐怕也是虚拟世界产品稀缺的诱使。
所以,“白菜链接”的背后,有市场唆使的结果,更是虚拟世界“正派武功不发力邪派高手必炫技”的结果。与“疯狂影票”相比,这种现象更让人侧目。如果前者会导致观影市场畸化,那么后者更关涉到深层次、后果严重的版权盗窃,对影业市场的危害和冲击更大。很显然的一个事实是,后者仅靠执法打击不能清剿,前者仅靠市场拥趸和自行解决成效难期。
据悉,盗版片源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枪版。只要在新片刚一上映,拿着摄录设备跟工作人员打好招呼,同步录下整部电影即可;还有一种则是清晰版本片源,有圈内人士介绍,“这种就需要稍微费点事,得跟能接触到正片的人对接上”。为保护版权,片方会在每个交接环节要求对方签下保密协议,还会在影片不起眼的地方进行特殊标记,以便后期通过该标记找到是哪个环节出现了泄露。但只要片源一经泄露,后续迎来的就会是无休止的疯狂链接、下载。
现实世界中,盗版猖獗而不承担法律后果,这是影片“白菜价”泛滥的根源。2017年5月,被告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在其网站上播放《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前六期节目,最终被判决赔偿606万元。此案中单期节目赔偿数额在北京地区创历史新高,但对网络平台的警示意义依然轻微。
电影票是市场的,但更是文化的,也是公共文化产品外显为市场产品的载体。这显然不该仅凭市场论调决定其身价,而长期以来日渐积累的“疯狂影票”概念炒作,也涉及到公共产品的市场垄断和价格垄断。因此,在加大对“白菜链接”的打击力度的同时,如何从维护影业健康发展和市场健康的角度,对票价进行干预和平抑,或通过市场调节、档期调节等对影票价格进行稳控,显然更有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