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月14日讯 “在黄河下游滩区的实地调研中,看到滩区百姓在‘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恶性循环中艰难度日,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心情沉重了。我建议对滩区群众开展帮扶,尽快让他们安居乐业、脱贫致富的多年期盼变为现实。”
黄河下游滩区涉及河南、山东两省15个地(市)43个县(区),1928个村庄。根据《黄河下游长远防洪形势与对策研究》,未来黄河下游中水河槽将维持在过洪流量4000m3/s的水平,小浪底按照初期运用方式对入库洪水进行调控后,下游五年一遇、十年一遇、二十年一遇的洪峰流量分别为8000m3/s、10000m3/ s、12370m3/s,对黄河下游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滩区居民只能在洪水高风险中求生存谋发展。
滩区群众面临诸多生活难题
由于土地调整困难、资金不足等诸多原因,造成外迁人口数量不大、滩区已建避水设施少等现象。安全建设滞后的状况致使其中为数不少的离大堤、主河道较近,受淹几率较大的村庄缺乏安全保障。据统计,山东黄河滩区还有336个村庄31.81万人没有避水设施。已建的避水工程普遍存在高度不足、连台不成规模等问题,多数村台整体抗洪能力弱。
滩区各县财政大多是“吃饭财政”,无力对滩区进行基础建设投资,致使滩区不少群众至今仍存在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自1997年以来,滩区治理项目基本停止,国家对滩区的水利建设投入较少,已损毁的不能及时修复,滩区水利设施功能日渐削弱。此外,受防洪运用的影响,滩区的开发利用受限,黄河滩区群众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畜牧业和渔业、加工业发展相对落后,致富门路少,收入水平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滩区经济的发展,与周边区域的差距呈现逐步扩大之势。
建议将黄河下游滩区纳入扶贫范围
经过多次走访和调研,针对以上问题,我于2013年3月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出台黄河下游滩区帮扶政策的建议》。呼吁国家出台促进滩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政策,除参照蓄滞洪区运用后的一次性补偿外,还要将黄河下游滩区纳入中西部扶贫范围,参照中央扶持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政策,扶持滩区发展,尽快缩小黄河滩区内外的差距,确保滩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建议中,请国家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编制黄河滩区安全专题规划,加大避洪工程建设投资力度,建设更有效的避水设施;对滩区安全问题进行全面规划,对距主河道较近和临河靠堤较近的村庄实施整体搬迁,对滩面较宽且移出堤外耕作距离远的村庄,应采取村庄适当集中,修建整体性好、抗洪能力强的避水大连台进行安置;同时,控制滩区人口增长,鼓励滩区内常住人口外迁,确保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大滩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黄河滩区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等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综合整治、整乡推进,全面改善滩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滩区水利工程建设力度,采用多渠道投融资的方式,以农田灌溉、水土保持为中心,把治河、治滩、治沟、植树、种草结合起来,实行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努力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增加滩区农业效益,为滩区综合开发利用奠定安全高效的基础。
加快滩区产业发展,加大对黄河滩区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调整区内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农牧业、林业、水产业等,因地制宜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强滩区土地管理,土地利用、开发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防洪的要求,保证蓄滞洪容积,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减少洪灾损失。还要加大滩区群众劳动技能培训力度。通过培训、组织、引导滩区适龄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农民在滩区外的就业能力,以增加滩区人口的机械性迁移,既可减少滩区人口压力,又能增加滩区农民收入。为滩区群众自主发展、致富奔康创造条件。
340亿元资金正在投入滩区建设
第一份建议提出后,当年10月我就收到了国家发改委的答复。答复称,建议很好,滩区群众的困难确实值得关注,建议已作为我们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后来,随着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2015年,国家发改委为了进一步扶持黄河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决定在山东的四个县(区)对国家的扶持政策进行试点。
党中央提出要“精准扶贫”。我认为黄河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制约,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滩区群众就是我们聚焦关注的扶贫对象。为了更好地落实建议,2016年国家正式开始实施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为山东滩区群众下拨60亿元资金,山东拿出280亿元,共计340亿元资金,全力解决滩区群众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
2017年6月,全国人大、国家发改委等到山东黄河滩区实地调研,并邀请我一同参加,共同关注,大力支持这一弱势群体脱贫奔小康。山东发改委专门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领导班子,集中力量办公,一心一意建设。目前,在山东的黄河滩区,有的群众新建的楼房在原地拔地而起,有的群众已陆续搬家,生产生活正在逐步改善,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向好。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2020年前,全部完成山东黄河滩区782个村、60万人迁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