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25日午夜,乌拉圭队3∶0战胜俄罗斯队。
看到这个结果,我倒是替俄罗斯队舒了一口气。笔者既不是乌拉圭队的球迷,也并非东道主俄罗斯队的粉丝。之所以“盼着”俄罗斯队输球,跟两天前在澎湃新闻公众号上看到的一则网传消息有关。
这则消息的题目很惹眼:《俄罗斯队世界杯表现太好,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认为有问题》。该消息是这样表述的:海外网6月23日消息,在今年的世界杯比赛中,身为东道主的俄罗斯队开局表现出色,连续击败了沙特阿拉伯和埃及,令人刮目相看。然而,美国的反兴奋剂机构近日却站了出来,呼吁国际足联对俄罗斯足球队进行药检。“(拥有)非凡的表现也需要接受额外的药检”,这是报道中援引的美国反兴奋剂机构CEO泰格特的话。
表现非凡,就要接受额外的药检?泰格特这个逻辑似乎经不住推敲。照此逻辑,在任何比赛中以弱胜强的队伍和勇夺桂冠的选手,都必须接受额外的药检。如此无限怀疑下去,搞得“洪洞县里无好人”,对于运动员奋力拼搏、向公众呈现精彩竞赛必无益处。但是,兴奋剂恰是当今世界体坛的痛点,美国反兴奋剂机构打着“维护公众对于世界杯诚实性的信心”的旗帜指向俄罗斯队,的确在惹人眼球的同时,还能搅动舆情。
对于球迷来说,看世界杯,当然是看球,看绿茵场上的桑巴舞,看攻防之间的瞬息变化,看禁区里行云流水般的“倒三角”配合,看任意球大师的神来之笔……但现在,看球,还是看戏,正在成为一个问题。
北京时间26日凌晨,两场比赛都以平局收场。伊朗队1∶1战平葡萄牙队,摩洛哥队2∶2逼平西班牙队。两支弱旅逼平两支强队,这样的结果多少有点出人意料,肯定又会让很多喜欢猜球甚至赌球的人大跌眼镜。
不知道葡萄牙队和西班牙队是否会被攻击“踢假球”,反正巴西队是“中枪”了。6月22日,巴西队对阵哥斯达黎加队。在90分钟内不进球基本锁定平局的情况下,竟然在伤停补时短短几分钟里连进两球,瞬间拿下了比赛。很快,网络上就出现了巴西队“完美表演了一场假球”的论调,并在争论、传播中迅速生成一股舆情“逆流”。不管这种论调是怎样的无根无据和武断揣度,它都有相当的市场。——真真假假这么多年了,关于博彩公司操控比赛的争论从来就没有熄灭过。
与兴奋剂问题一样,假球问题,也是当今足坛的一个痛点。从法律角度来说,需要以事实为依据,锁定铁证才能定分止争,辨明黑白。从传播角度来说,一个猜测或推断,就可能引发舆情的蝴蝶效应。
世界杯应该传递的正能量,就是展示力与美的艺术结合,展现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但如果,你看球的时候,心思总会滑向是不是有人嗑药,是不是有博彩集团幕后操控,比赛之后会有哪些八卦和扯皮,那就真的成看戏了。
看球沦落为看戏,是体育精神离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