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2月13日讯 2017年7月,5位最高检援疆干部临行前在机场匆匆合影。从左至右为:龚瑞、易志斌、郭立新、于双侠、陈坚。
前不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的会议室里,记者见到了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5位干部。虽然同在乌鲁木齐市,但这是他们将近一年半后的“全家福”。
2017年7月30日,他们惜别亲人,背上行囊,向着6000里外的新疆出发,踏上了这片热土。
这5位干部分别是:郭立新、于双侠、龚瑞、陈坚、易志斌。他们的人生中,多了一个听起来就很“燃”的词——援疆。
带着誓言“出征”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还在黑龙江挂职,还没到期,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问可不可以报名。”2016年9月,到黑龙江挂职的郭立新距离一年的挂职期还有两个月就期满了,听到援疆的消息,怀着满腔热情,他还是报了名,没想到组织很快就同意了他的申请。
同样,从知道援疆报名消息到下定决心,龚瑞只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当时机缘巧合去了趟最高检政治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我和家人商量了两个多小时,没一会儿负责援疆事宜的同志就打电话过来,要求马上作出决定。”
龚瑞告诉记者,知道新疆的条件艰苦,任务艰巨,也知道这一待就是三年,仍然义无反顾下定决心,不管是家里的困难还是工作的困难,都有信心克服。“来的时候就没考虑得失,有种无畏的感觉和强烈的使命感。”说话的时候,他目光灼灼,眼神坚定。
很快,最高检派去援疆的干部名额都确定下来,于双侠、陈坚、易志斌三人也在列。
临行前几天,最高检的领导为他们送行,勉励他们要牢记最高检党组和全院干部的重托,在援疆岗位上经受锻炼考验、增长才干,书写人生新的篇章。5位援疆干部将嘱托牢记心间,也郑重许下承诺。
来不及做更多准备,很快到了出发的日子,龚瑞的儿子刚好发疹子,但他不能再停留,母亲帮他拎着行李,一直送到楼下。其他几人也一样,在家人、同事的叮嘱和护送下到了机场,几人在机场合影。由5人组成的一支援疆队伍就这样“出征”了。
牢记使命“战斗”
到新疆的第一周就是培训。“一来了首先是学习,几天培训让我深刻理解了新疆工作的总目标,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龚瑞说。
随后,5人就各自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国家检察官学院副院长郭立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最高检原刑事执行检察厅正处级检察员于双侠任自治区检察院刑事执行局副局长;最高检原控告检察厅来访二处副处长龚瑞任自治区检察院控申处副处长;最高检案管办流程处处长陈坚任乌鲁木齐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最高检原民事行政检察厅正处级检察员易志斌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处长。
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对“使命”的含义才有更深刻的认识。
郭立新告诉记者,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新疆基层的状态,是到南疆的看守所督察。从喀什到和田,边走边检查。其中,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监狱遇到一对夫妻,他们都是刑事执行检察干警,常年驻监,不能回家,就把工作的监狱当成自己的家,毫无怨言。“很感动,看到他们工作的状态才懂得什么叫使命。”
“对于‘使命’二字的理解,原来仅仅停留在粗浅的层面,来新疆之后,更加深刻地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治疆方略,才感觉这两个字的分量更重了,我们一定要发挥好援疆干部的作用。”于双侠说。
胸怀担当“干事”
最高检的这5位干部,原来都是各自工作领域中的专家和“大拿”,来新疆后所挂职的岗位也分别都与自身熟悉的业务挂钩,他们都想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把新疆的检察业务往前推一推,把队伍带起来。
在自治区检察院的统一指挥下,于双侠致力于规范化检察室建设,成效明显。其中,奎屯市检察院驻所检察室在3000多个检察室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16个“示范检察室”入选单位。“树立起一个标杆就可以带动全疆检察室的规范化建设。”于双侠说。
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队伍素质水平也要提升上去,这样才能变“输血”为“造血”。为此,新疆检察机关举办了全疆刑事执行检察业务培训大练兵,并且选出优秀选手参加第二届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业务竞赛,赛前进行封闭培训。于双侠担任指导老师,“要知道每个学员弱项是什么,有针对性地进行全方位训练。”就这样,他与学员一起“闭关”了两个月。
不久,喜讯传来,八家户地区检察院驻监狱检察室副主任邱秉坤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获得了“全国检察机关刑事执行检察业务能手”的称号。邱秉坤也是西部五省区唯一一个入围的优秀选手。在此之前,新疆检察机关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还没有拿到过名次。
这是历史性的突破!“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带了个好头!”分管此项业务的郭立新意识到,改变新疆检察工作落后的面貌,就要把新疆检察干部的精气神儿提起来。“不是我们不行,只要肯干,我们照样在全国拿名次!我们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李永君有句名言:‘不能熊,不能甘愿落后、享受落后,要往前冲!’可以说,我们现在都敢闯敢拼了。”
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易志斌作为这方面的业务“专家”,在兵团检察院工作期间,分别为该院检委会和兵师团三级检察机关的检察官作专题授课,全面介绍全国公益诉讼工作现状,传递最新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同时,易志斌还对兵团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的基本原则、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获得三级检察机关高度评价。
一个多月后,经兵团党委组织部安排援疆干部岗位交流,易志斌又改任兵团党委信息综合室副主任并主持工作。在易志斌的努力下,一大批信息被上级信息部门采用,三篇材料被中央办公厅采用,兵团党委办公厅被评为2017年度自治区党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龚瑞刚上岗不久,就接到一个任务——承担自治区检察院控告申诉中心的设计工作。“这活儿我拿手!”由于龚瑞之前在最高检原控告检察厅就专门负责这项工作,轻车熟路,很快,他就搞好了“顶层设计”。“当时还挺有成就感,觉得为新疆做了点具体的实事。”这件事让龚瑞对自己在新疆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也有力推动了检察服务大厅建设。
一年多来,龚瑞深入一线接待群众,组织研判信访风险,排查化解信访矛盾,在自治区检察院控申接待窗口接待来访群众320多人次,处理各类信访案事件150多件次,组织排查涉检不稳定因素和人员50多件次和人次,化解信访矛盾16件。
陈坚是唯一一个在乌鲁木齐市检察院挂职的干部。全市的暴恐案件都集中在市院办理。案管出身的他十分注重办案规范化。“对暴恐案件首先要严厉打击,同时还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陈坚的参与和指导下,该院办案规范,流程顺畅,同时,还举办了全能检察训练营,狠抓队伍建设。
心系群众“暖心”
阿克苏地区赛里木镇拉帕村的买热巴·买买提是个活泼可爱、能歌善舞的小姑娘,她有一位来自北京的“检察官爸爸”——郭立新。
援疆干部除了业务援助外,还要积极参与落实当地“访、惠、聚”的群众工作部署,定期开展“结亲”活动。2017年10月,郭立新和买热巴·买买提的父亲买买提·吐尔洪结为亲戚。
郭立新回想起了第一次到亲戚家的情景:孩子们很有礼貌地端上茶水,虽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为了迎接他的到来,买买提·吐尔洪特意让孩子们去购买了新的茶叶。简单的寒暄后,郭立新了解到买热巴·买买提喜欢跳舞、学习成绩优秀。
“喜欢跳舞就一定要坚持下去,需要买什么就告诉我。”郭立新告诉买热巴·买买提,自己要资助她上学,一直到她大学毕业。“一次结亲就是两家人结缘,从此变成一个大家庭,我们要将民族团结的真情延续下去。”郭立新说。
2018年儿童节,拉帕村和附近几个村庄的孩子们都收到了特殊的礼物——一张书桌。普普通通一张书桌,对他们来说,想拥有却很困难。2017年底,郭立新发现亲戚家的孩子趴在炕头上写作业,连一张像样的书桌也没有,他回去之后就买了两张送过去。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拥有一张自己的书桌,郭立新发动各方力量,联系了四家爱心企业,为几个村的孩子们捐献了500张书桌。
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龚瑞没去过农村,也没干过农活。现在的他下地里干起农活来,从头到脚都是土也不在乎。“你这样才是最接地气的时候!”别人和他开玩笑道。
下沉结亲中令人动容的故事太多太多……与易志斌结亲的一户人家,家里就剩一位老人,没人干活,他就帮着把地里的800多斤棉花收完。每次来亲戚家都是单程16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一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他不知道翻了多少遍……
“你什么时候过来呀?”于双侠总能收到这样的短信,几天没去,与他结亲的家里的孩子就会打电话或者发短信来问。
5位援疆干部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讲到援疆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和挑战都没有皱一下眉头,唯独讲到亲人的牵肠挂肚时,眼里泛了泪花。援疆,最大的牺牲就是家庭。
“我们很明确地告诉家人,援疆期间别指望我们能回去,不能陪伴你们了。”郭立新说话时坚定决绝,背后却是无尽心酸。去年,他没时间回家,老父亲就千里迢迢来看他,他忙得没有时间去接,请同事帮忙把父亲接到家里。没几天,父亲默默地回去了,他说:“你太忙了……”
易志斌的家人来看望他,他仅仅有一个晚餐和一个早餐的时间是陪着家人在一起,其他时间都在工作。于双侠告诉记者,他们的平均在疆天数是全年的96%。
“爸爸,你为什么要去三年啊?怎么还不回来?”儿子经常这样问他,龚瑞就把一些有趣的事讲给儿子听。经过一年多的锻炼,现在的他多了一份平和从容。
言谈中,5位援疆干部都透露着对家庭的愧疚和不舍。陈坚讲了他唯一一次流泪的经历,一天半夜11点,儿子洗澡时被倒下来的玻璃砸伤,血流不止,爱人也不在家里,七十多岁的老母亲急得哭着给他打电话,但他无法回去……
“我有时站窗前看见东边的一片云都很亲切,感觉那是北京家的方向。”工作很辛苦,陈坚却很乐观,他的朋友圈里经常会发一些小诗,排解浓浓的思乡情。
照顾不了家人,就努力工作!时间很紧,要多做点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易志斌这样说。
采访结束时,不知谁提议大家一起合个影。一年又半载,时间定格在这一刻。采访完他们的第二天是个周末,5位汉子又要踏上南下的列车,到“亲戚”家去了。检察人的理想与担当正在戈壁风沙的打磨中熠熠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