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孟店居(以下简称“孟店”)位于先锋办事处,该居人口1387人,耕地面积1450亩,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和谐家园示范村、聊城市级生态村庄、聊城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聊城市“四德”工程示范村等。孟店还是远近闻名的“将军村”(韩志庆、韩连庆两兄弟是孟店走出的两位将军),军属占到全部人口的六成,民风淳厚,道德化物。连续十一年来,孟店没有发生一起到办事处及市里上访的纠纷,更没有发生过治安和刑事案件。
一、 坚持学,让政治过硬;传帮带,让思想过硬。
孟店调委会每半月组织人民调解员进行一次政治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司法行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党章,争做合格共产党员。每个季度组织人民调解员和调解信息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通过座谈、经验交流、邀请办事处法律顾问团成员开设讲座等形式来提高调解人员的业务技能。孟店调委会主任韩子庆从1982年开始便担任村干部,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从一名不懂任何调解经验的外行,逐步成为一名业务过硬、经验丰富、群众赞同的调委会主任,分别获得省级优秀共产党员、市级优秀共产党员、乡村之星等荣誉称号。
二、工作实,业绩优,调委会建设走上规范化之路。
孟店居高度重视调委会建设,从多方面筹集资金,新建了调委会办公场所,狠抓孟店居调委会的规范化建设。新建的调委会办公面积120平方米,刻制了印章,制作了标牌、标识等,并及时配齐了电话、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办公设施。调委会内人民调解制度、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人民调解的职能范围等规章制度一应俱全,人民调解流程介绍、调解员的工作纪律、调解领导小组名单一目了然,规范的工作制度与环境,让村民直观全面地了解人民调解工作。
三、威望高,能力强,队伍整体素质高。
孟店居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都是经居民会议严格推选出来的,具备过硬的政治觉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较强的法治意识,人民调解员热心调解、经验丰富,在人民群众中有极好的声誉。在工作中,调委会按照“一人一档,持证上岗,分级管理“的标准,加强对调解员和调解信息员的管理。现有专职调解员5人,兼职调解员10人,下设3个调解小组,10个调解信息员,形成了每30户一名调解信息员的组织网络,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一名调解信息员维护一方安宁,十名调解信息员配合调委会主任及时掌握、汇总、研判村里的矛盾纠纷萌芽,力保乡邻和睦。去年8月,村里孟凡军和张安荣两位邻居因为宅基问题闹了情绪,产生了矛盾。前邻张安荣整修院子时,后邻孟凡军想农用车进出家门方便,要求张安荣的院墙挪一挪,闪出胡同的过道。张安荣不同意,还认为孟凡军故意找茬。这个事没有一顿饭的功夫就传到韩子庆的耳朵里,韩子庆听说了后,就分头到两家说和。韩子庆说:“你两家两辈子的邻居,为了鸡毛蒜皮的事,闹矛盾,掉脸子,不怕孩子们笑话。再说这个事不值一壶酒钱。”后来,韩子庆通过一块相邻的废旧宅基,让张安荣的院墙闪出胡同的过道,张安荣的院子面积并没有变化,而且成了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院子。孟凡军家的农用车也方便进出了。两家皆大欢喜,逢人就说调委会的好。事后,韩子庆与调解信息员把这个宅基矛盾的实例整理归档,作为一个模板,为以后处理此类问题积累了经验。
四、抓规范,搞创新, 多措并举成效好。
分析研判,防患未然。几年来,调委会把工作重点放在一个“防”字上,认真研究分析各类纠纷的特点和发生规律,摸索并总结出了“四季工作摸排法”,对一年四季可能发生的纠纷矛盾提前做出预测,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和措施。例如,春天是农闲时节,群众大都会忙着盖房砌墙,这时便会因建筑材料占道,盖房高低等出现纠纷。针对这一现象,孟店及时召开调委会成员会议,并吸收部分群众代表参加,一致决定村里以后无论谁盖房,都必须先向村里申报方案,然后由村调委会成员走访四邻,广泛征求他们对房屋高度,采光,排水等各方面的意见,达成共识后方可盖房,不仅有效化解了不必要纠纷的发生,而且进一步促进了邻里关系,一人盖房四邻帮,大家伙有说有笑,互相帮助,其乐融融。
普调对接,标本兼治。调处矛盾纠纷,不但要治“标”,更重要的治“本”。孟店调委会通过张贴标语、广播宣讲、授课辅导等形式,在群众中广泛宣传民调知识,有效增强了乡亲们自觉学法、依法办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起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多方筹集,成立志友书屋,方便群众借阅书籍,建立法治一条街,为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打下了良好基础。看到这些,村里93岁的韩余庆老大哥动情地说:“法律法规宣传得好啊,让我们长了知识,开了眼界,我们以后再也不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闹着找上级领导了。我手里还有1000多元钱,捐给村里买些法律书吧。”
一柔一刚,德法共建。“人心都是肉长的”,对于民事纠纷,孟店调委会“法德结合”解决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该居老人王某,现年80岁,育有二子一女。因家庭生产资料分配及履行赡养义务时间等问题,3个子女均不愿承担赡养义务。调委会成员闻讯,立即联系王某三个子女进行调解。调解人员从道德、情理角度,指出父亲一人含辛茹苦养育三子女的艰辛,应发扬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并引用《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指出子女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经过2个多小时的调解工作,王某子女承认错误,表示愿意赡养父亲,自愿达成三子女每年轮流赡养父亲的协议。随后,调解人员代王某向临清市人民法院申请对调解协议进行确认,确保其法律效力,让老人安享晚年。
目前,在孟店全体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司法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人民调解已成为孟店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助推孟店走向法治建设的前列,跻身安定团结、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全国一流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