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机关,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123名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睿德分校的中学师生代表,应最高检邀请,参加主题为“关爱祖国未来,擦亮未检品牌”的第24次检察开放日活动。
与师生们同来的,还有11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中央国家机关的有关负责同志、长期关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专家学者。
活动开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首先致辞欢迎。他希望同学们通过与检察院、检察官的“亲密接触”,在心里种下法治的种子;他诚请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们,一起为加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出谋划策。
张军深情地说,“我有两个孙女,虽然比你们年龄小得多,但和你们一样,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今天你们在这里与叔叔阿姨们一起听故事、开眼界、长知识,相信回去和小伙伴们一定会有的说啦”,诚恳的态度,家常式的话语,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也让他们对眼前的检察官伯伯产生了好感。
自2010年5月28日最高检首次举办检察开放日以来,8年时间,通过体验+互动等形式,已先后举办检察开放日24次,年均3次,有千余名群众走进了最高检机关。
三个特点:涵盖广泛,互动良好,口碑不错
不可否认,早期的检察机关或多或少有些“神秘”,尤其对最高检这样的“大单位”来说更是如此。
2010年5月28日,这种“神秘”被率先打破。最高检从深化检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的需要出发,举办了自1978年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的第一个检察开放日活动,60余名来自首都高校、媒体、社区的代表应邀参观了最高检机关。
这次开放,尽管时间紧凑,代表们看得也并不过瘾,但最高检的真实“模样”毕竟第一次清晰地展现在了公众面前。
从这时起,最高检向社会开放的大门正式打开。很快,最高检下发了《关于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的通知》,并以上率下,加快推进向社会开放的步伐。
记者搜索了8年24次最高检检察开放日媒体资料,发现一个显著特点:开放活动涉及的范围较大,涵盖的行业众多,有越来越多的人群走进最高检机关。
涉及的人群范围主要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国家机关人员、中央党校学员、解放军团代表、民主党派人士、港澳人士、科技界人士、教育界人士、医药卫生界人士、非公经济界人士、文化艺术界人士、法律专家学者等。
同时,还有知名博主、网友、传统媒体代表、新媒体代表、中外法科大学生、中学师生、共青团干部、妇联干部、律师、公安干警、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村党支部书记、社区居民、普通群众等。
在24次检察开放日中,检察官与参观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又可算作是全部开放活动的第二个特点。
记者梳理发现,开放活动中的互动环节,是整个活动最为精彩、最为生动的部分,现场气氛一般都很热烈,发言都很踊跃。
在这个环节中,或模拟最高检检委会“表决”重大事项,或大家一起“讨论”案件,或聆听首席大检察官讲述法治故事等等,生动的讲解,风趣的表达,使得现场气氛变得十分活跃。
以第24次开放日为例,互动环节专门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堂“未检公开课”,来自重庆“莎姐”、武汉“秦雨”、泸州“纳爱”、慈溪“花季关护”、南阳“冬云工作室”的未检团队,运用配乐朗诵、PPT或视频短片、小品等方式,结合案例故事,告诉孩子们如何加强自护、远离伤害。
看完节目后,不少同学争相提问。四川省成都市检察院未检检察官、“亮晶晶”组合中的“亮哥哥”王亮“现身说法”,与参与活动的同学和代表现场互动,并随机抽取孩子们的微作文,请小作者当场配乐朗读,现场气氛迅速升温。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有许多“大朋友”参加的座谈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一上来就积极示意发言,以致使主持会议的张军检察长不得不和大家商定发言顺序。
感情是由交流堆积而成的。生动诚恳的交流,减少了生分,拉近了距离,更赢得了口碑。
记者用两个例子为检察开放日的第三个特点进行注脚——
一个是,2013年6月28日,“童话大王”郑渊洁参加完最高检第6次检察开放日后很有感触,他说,“检察开放日形式非常好”“希望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老百姓了解检察机关,扩大检察机关的社会影响”。
另一个是,2014年7月11日,网名为“清扬”的博主应邀参加了最高检第8次检察开放日。活动结束后,“清扬”在自己的博客留下了一段评论:“这样的亲民活动,无疑会让最高检消除‘神秘感’,让社会公众体验到最高检及其由上而下推动的检务工作,以及办案作风的公开、透明和阳光”“这样的好活动多多益善,期望继续保持”。
两条经验:紧贴需求设计主题,参与方式常变常新
纵观8年开放活动,记者深感至少有两条经验贯穿其中。
一条是,紧贴检察实际和现实需求设计主题。从一开始,最高检就十分明确,举办检察开放日的目的,就是深化检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让人民群众更好了解检察工作。因此,对于每一次开放日的主题设计,他们努力结合检察实际,突出检察特色。
以早期的设计为例,主题多为“深入推进检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第1次),“深入推进阳光检务,诚恳接受社会监督”(第2次),“推进阳光检务,主动接受监督”(第3次),“发挥检察职能,维护民生民利”(第6次),“发挥检察职能,服务经济发展”(第7次)等,意思接近,标签的作用比较鲜明。
之后,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关部门逐渐感到,主题设计对做好开放活动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于是,开始结合某一特定行业或领域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开放日主题。
比如,第10次检察开放日,凸显的是律师特色,他们邀请了全国32位律师及律协负责人参观座谈;第11次检察开放日,他们主打的中学生品牌,邀请北京市46名高中师生到最高检交流互动;而到了第16次开放日,他们根据当时现实需要,则把军人作为主角,确定的主题是“加强军地协作,维护军人利益”,邀请14位解放军团代表共话军人及军属利益保护。
此外,最高检还针对医务人员、科技人员、法律学者、未成年人等人群,分别设计了具有行业或领域特色的开放日主题,大大突出了个性特点,实施后受到普遍欢迎。
另一条经验是,不断丰富参与方式,力求活动常变常新。
检察开放日一般分为参观、展示、互动三个主要环节。参观部分,主要通过“引领式”做法,带领大家参观人民检察史展览、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联络办公室、12309举报电话办公现场、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及网管中心等办公办案场所;展示部分,主要向参加活动的人员提供检察书籍和报刊宣传品、播放介绍检察工作的专题片等;互动部分,主要座谈交流,由最高检领导或新闻发言人介绍检察情况,并对大家感兴趣的涉法涉检话题进行讨论。
实际操作中,一般会遵循设定的程序,但有时又不完全拘泥于固定的套路,有时可能会在某次活动中,根据本次主题的需要,在原来的程序上增加或减少部分环节,让形式服从效果。
比如,早期的开放活动,基本都是最高检机关人员出面迎接、介绍情况等,但后期的开放活动,则引入一些新的做法,如地方检察人员的身影和他们的亮点做法等,开始出现在最高检的开放活动中。
以第24次检察开放日为例,承办部门从追求真实、可信的原则出发,制作方案时,增设了一个内容:他们把5个优秀的地方未检团队请来现场助阵,通过短片、小品、情景剧等形式,给前来参观体验的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未检公开课,实际效果特别好。
一点启示:越透明越和群众没距离
毋庸置疑,检察开放日是讲好“检察故事”、传播检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做好检察开放日工作,除了方案、诚意、认真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宣传方面可能需要长期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
记者梳理相关资料时有一个明显感受,最高检检察开放日的社会影响,很大程度来源于各种宣传,而宣传则相当大程度依赖于各种媒体,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工作做得再多再好,如果不宣传出去,社会公众就不能充分知晓,不知晓就不理解,不理解就不信任,不信任也就谈不上支持。
记者从媒体8年来对最高检24次检察开放日的宣传上也得出一点启示:越透明越和群众没距离。对检察机关来说,行业的公信力、队伍的社会形象,除了自身努力、工作扎实外,宣传工作必不可少,而大力开展检察开放日、并对开放活动大力宣传,则是提升检察公信力、树立队伍良好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重要途径。
对各级检察机关来说,只有把“门”打开得更大,让更多的人进来,请他们亲身体验感受检察机关在指控犯罪、保护人权、服务大局、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工作和成效,人民群众才会进一步增强对检察机关的信任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