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88812358
鲁网 > 首页 > 法制频道 > 艺术聚焦 > 正文

轻视“潜绩”,“形象工程”必然大行其道

2019-07-02 17:47:00 来源: 检察日报 网友评论 0 进入论坛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所做的工作,都应该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从政理念尤为重要。

  些天,河北省一个贫困县斥资4000万元搞水幕电影项目的新闻颇受关注。这篇报道再次引发我们对一个“老问题”的思考:党员领导干部到底该树立怎样的政绩观?

  《习近平在正定》一书中,提到了这么一个故事:在计划经济年代,河北正定是一个“高产穷县”,粮食亩产在全国出了名,被树为一面高产红旗。但是,当地百姓交了高征购粮后,就没有了口粮,只好到别的县购买高价粮当口粮。习近平同志到正定县工作后,了解到这一情况,就和时任县委副书记吕玉兰商量,给中央领导写信。经过调查和反映,全县国家征购粮减少2800万斤,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习近平同志宁愿不要“全国高产县”的桂冠,也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种坚决反对追求忽视群众利益政绩的态度,从某个侧面体现了他做官从政的为民情怀。

  不可否认,很多时候,政绩是考量一名干部能不能得到升迁的重要参考。习近平同志在能够展示政绩的时候却不要政绩,拎着乌纱帽做事而不是捂着乌纱帽做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种难能可贵的崇高品质很值得我们现在的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和践行。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现了偏差,热衷于追求显绩和短期利益,轻视了潜绩和长远利益。有的甚至大搞“形象工程”,哪怕条件不具备也在所不惜。笔者认为,党员领导干部追求的政绩至少应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当下必须做的,从长远考虑现在不做将来就不能做的,如果现在做会十分利于将来的。三者应尽量兼顾,如果确实不能兼顾时,首先应该选择做好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事。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所做的工作,都应该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但是,为什么“形象工程”在有的地方还是大行其道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将使命和担当抛在了一边,让个人私利占据了上风,因而贪功冒进,不惜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这是必须纠正和杜绝的。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和践行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从政理念尤为重要。“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政绩观,应经得起人民、实践、历史的检验,应符合当时当地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只算个人的“仕途账”,而不算人民和集体的利益账。要既重当下又重长远,既重奖杯又重口碑,坦然面对个人荣辱得失,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事业发展、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之中,真正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干事创业的最高标准,追求历史沉淀之后的功绩——这才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树立的政绩观!

今日推荐山东媒体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