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
大众网·海报新闻采访中心首席记者 姜洋
这个世界永远需要有理想、有担当的新闻人,党和人民永远需要值得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这是一代代媒体人的信仰,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我想,也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的那份真心与真情吧。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大众网·海报新闻的记者姜洋。我的演讲题目是《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正式开始前,想先邀请大家一起看一段视频。(20秒)
视频中的是今年7月上线的海报新闻AI虚拟主播“姜小白”,是以我的真人形象为基础,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重新渲染制作而成的。在大众网做了八年记者兼职主持人,没想到有一天会有AI代替真人在镜头前播报。十分开心能成为新闻传播技术进步中的一个小小元素,见证新时代下“速度、深度、温度”的不断延伸。
曾有朋友开玩笑地问我:“人工智能都能录节目、写稿子了,你们记者就不担心以后饭碗被机器人抢了吗?”其实,我也曾有过无数次类似的疑问:“我”这一个体就像一颗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水滴。在不断推进的时代面前,我的个人的价值是什么?面对这些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不知疲倦的人工智能,我们存在的意义又在哪里?
做记者八年,我走过很多地方,遇见过数不清的人,如果不是成为了一名记者,恐怕很难见到这么多的人生百态、体会到各种各样的酸甜苦辣。这些经历也让我逐渐明白,新闻的核心永远都是“社会与人”。要做好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标准、速度、规范只是技术范畴的部分,最重要的,是感知温度与灵魂,是从内心出发。
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我的采访故事。
盛亦兵是一位牧草专家。两年前,我第一次在济南一处农场见到他时,他是这样一副形象:一手拿着个手提袋,里面放着引流袋,用来及时将尿液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一手拿着保温杯,每半个小时必须喝水,不然会引起肾衰竭。
这样一个矛盾的循环,是为了维持他的生命。他在2008年查出患有“腹膜后脂肪肉瘤”,八年经历了六次大手术,小肠被切得只剩下1.6米。对他来说,“活着”已经是件需要努力的事了。
就是这样一副身躯,带着我们在泥土地里穿梭,蹲在牧草堆旁向我们讲解知识。说到病情,盛亦兵总是轻描淡写地一两句话就带过去了,可谈起牧草却激情四射,一点都不像个病人。只有每隔半个小时,陪在一旁的妻子提醒他喝水时,我们才能从他虚弱的脸色中感受到那些痛苦。
对盛亦兵的采访不到一天就结束了,可他蹲在牧草前的样子却清晰地刻画在了我的脑海中,也让我开始思考:或许,每一滴水都有他的壮伟。与其沉浸在个人职业得失的焦虑中,把这些活生生的灵魂展现在时代和众生面前,是否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再分享一个故事。
在山东省菏泽市张和庄烈士陵园内,有136个无名墓碑。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人知道他们姓甚名谁,家在哪里,只知道他们有个统一的称呼--烈士。
在我站在这里的这一刻,已有38位烈士的姓名和故乡得到了确认。
从0到38,用了11年。怎么做到的?这源于一个叫张景宪的人,傻傻地,执着地,写信,找人。
每半年一次,有86封信从陵园寄出,收信人是那些曾有过原籍记录的烈士,寄信人是张庄和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景宪。投递、退回,再投递,再退回...1000余封退信,寻遍了大半个中国,最多的一封信上盖着20个再投和退改批条。
凭着自己的执着,张景宪在过去的十年间,陆续为19位无名烈士找到了家人。他说,帮烈士回家,是他要用下半辈子去完成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得知这一线索,今年8月,在省委网信办指导下,我们与相关部门联合发起了“让思念发光 帮烈士回家”大型寻亲活动。记者们跟张景宪一起启程,先后跑遍山东16市,又奔赴安徽、江苏、广东实地探访。
不久,好消息从南京传来。在南京六合区,我们见到了烈士王殿华的亲妹妹王殿珍。一见面,这位80多岁的老人就紧紧拉住张景宪的手,不停地抹着眼泪。她说,母亲去世前,每年春节,都要在桌上为王殿华放一双筷子。过去漫长的72年中,王家一家四代找遍了全中国,甚至到海外寻找。在得知张景宪正为烈士寻亲,从名单上看到王殿华名字的那天,全家人都哭了,一夜没睡。
王殿华的侄子王永贵随我们来到陵园,带回了一捧黄土,埋在王殿华父母的坟前。他站在墓碑前向两位老人说到:“爷爷奶奶,你们出门打仗的儿子找到了,他,回来陪你们了!”
寻找过程中,让人感动泪目的故事真的太多太多,作为记者,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尽最大努力让更多人读到、看到这些故事。从第一篇报道发布时起,我们陆续接到了上千个网友从全国各地打来的电话,收到2万多条留言;山东、广东、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多个省市网友自发组成了寻亲志愿者队伍,相关单位、爱心媒体也纷纷参与进来,共同接力帮烈士找家。短短一个多月,活动就为17位山东省籍、2位外省籍的烈士找到了家。我相信,这些数字,仍会继续增长。
一滴滴水汇聚在一起,形成的是奔腾向前的洪流。作为媒体人,我们用传播力、影响力,将千千万万颗心汇聚在一起,形成的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变革,不断向上向善向美的生命之力。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再列举其他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身影。他们不显赫,他们不豪迈,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迷人之处:他们的眼睛一直向下,朝向大地,朝向泥土。而我,在与他们相识相知的过程中,也不断用脚下沾着的泥土,垒成心中那关于理想与使命的大山,用我这颗小小的水滴,与其他新闻人一起,努力滋养出新时代新发展的蓬勃生命力。
这个世界永远需要有理想、有担当的新闻人,党和人民永远需要值得信赖的新闻工作者。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这是一代代媒体人的信仰,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本,我想,也是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取代的那份真心与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