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台 方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
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汇报今年我参加全省和全国“好记者讲好故事”的感受,我的发言题目是:坚守理想、践行四力、书写新时代中国好故事。
最初,我也很迷惑:到底什么样的故事叫好故事?什么样的记者叫好记者?通过这次大赛,我渐渐有所领悟。
10月14号,全国各大新闻媒体142名同行共聚北京,第一轮选拔赛淘汰了112名选手,我和我台记者刘晓龙有幸进入30人决赛名单,在决赛前的培训过程中,央视大型节目中心第一导演室吕大庆主任给我们做了专题辅导,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故事才是好故事。从中我体悟到:
好故事,一定与中国巨大发展成就有关;一定与中国精神有关;一定与中国创造有关。好故事也不乏凡人小事,那些温暖人间、点亮照亮光明的平凡小事,报道好了,也会成为好故事。总之,无论面对哪一种类型的故事,它都要求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8个字: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在今年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比赛中,我演讲的题目是:《与千万农民一起奔跑》。这是一个凡人小事,它重点讲述了两个农民以及包含这两个农民在内的一个公益助农团队为乡亲们脱贫致富、为山东乡村振兴而奋斗的故事。
一个农民叫冯加玉,是沂蒙山区一个残疾户,他得了一种叫布加氏综合征的病,当地医生断言,活不过30岁,但是冯老师身残疾志坚、靠养兔挣钱,关键是他家的日子刚好一点,就每年拿出一部分兔子免费送给当地的其他残疾户,截止现在送了1000多户,而且这1000多个残疾户都靠他送的兔子实现了创富脱贫。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他是残疾人,最理解残疾人的不容易,人要在这个时候被帮一把,改变的也许会是一生一世。
第二个人叫邹长仁,是一名共产党员,今年72岁。他是一名退休干部,本来日子可以过得很好,但是,他在64岁的时候,看到家乡的乡亲们很穷,就毅然回乡承包荒山,种植大樱桃,想做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同时为村里修路、打井,安装路灯,建立大樱桃交易市场,花了上百万,几乎把家里的所有积蓄和这几年夫妻俩的退休费都搭上了。很苦、很累,但是他却很高兴,为什么?因为乡亲们在他的带领下,现在都靠种大樱桃致富了,几乎家家都盖起了二层楼。真好。
5年前,我在当了18年农业记者之后,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和业余时间倡议组建了一支公益助农团队:山东农联,全称叫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基层联络站,冯老师和邹老师都是我的基层站长,大家也不叫我记者,而是叫方总或者方站长。
我带领这些人品好、有能力、讲奉献的人,致力于扶贫助农,虽然这不是我的本职工作,但是我和这些站长一样,自愿干也乐于干。现在,我的站长团队有近2000人,山东省16市100多个县市区都有,我们建了上千个农业微信群,加群的农户得有十几万,我们一个村级站长公益服务一个村,一个镇级站长免费服务一个镇,我们就像是农民的服务员。
有人曾问我,上千个微信群,十几万农户,怎么服务?没有投机取巧的办法,就是每天早晚快速看,有事就回复,没事就忽略。所以我有时候也开玩笑地说,我的上班时间是从单位下班开始。
为了帮助站长们更好发展,让他们更有能力带动当地农户致富,从2017年开始,我每年都要连续集中加班两三个月时间,策划一场万名新农人参与的大型活动:叫中国农业创富大会,让站长们和专家对接、和创富项目对接,和市场营销对接。效果非常好。
我们农业记者,舞台在田野,所以要深入农村、扎根基层、贴近农民。吕大庆主任说,怎样通过好故事证明你是一名好记者,就看你在这个故事中占有多大比例,你为这个事做了多大贡献,最少是四六分。我的故事能进全国30强,也许这是打动评委的关键原因吧。
最后,祝领导和同行们记者节快乐,愿我们山东广大新闻人坚守理想、践行“四力”,书写好新时代山东好故事、中国好故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