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齐鲁新闻界 > 齐鲁新闻界2019/4 > 获奖作品赏析 > 正文

2018年度山东新闻奖一等奖:山那边的家

  【片头字幕】2018年2月,山亭区东水峪村和南洼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社区”和“生态文明村”, 然而就在三年前,他们还都是省级重点贫困村,两个村的巨变,都和一个人密不可分,他就是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的第一书记——张修存。

  【解说】2013年3月18号——今天来到了枣庄市山亭区的东水峪村,尽管有思想准备,但进村一看,村里的情况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山那边的家

  苑晓光  王静  范笑

  【同期】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东水峪村当时有4个村,其中3个在半山腰里面,所有的村民都住在那种上下都是石头垒砌的房子里面。在我的印象里好像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贫困的穷山村。

  【同期】枣庄市东水峪村原支部书记  冯爱丽:一下雨都泥泞不堪,老百姓都意见很大,他(张修存)来到是先去户家,每家每户去,村里的每个角落他也看。

  【解说】在了解完村里的基本情况后,帮扶的工作思路在张修存心中渐渐变的清晰了。

  【同期】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让老百姓更加有尊严的活着,我们作为第一书记,是我们心中的梦想吧,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了想法之后就逐步逐步地陆续把工作开始推进。

  【解说】没过多久,东水峪的路通了,路灯亮了,大伙儿的心也被点亮了。通过走访,张修存发现,缺水,是造成东水峪村贫困的主要原因。

  【同期】枣庄市东水峪村原支部书记  冯爱丽:全部都是靠天吃饭,下雨了(庄稼)地就有水(浇),不下雨什么都没有,就干透了。

  【同期】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后来我们就发现,在我们村的南侧,有一片废弃的石滩,大约有十亩的水面,这样的话,我们就因地制宜,把那一块儿做成了一个蓄水池。

  【解说】说干就干,开工、建设…张修存一连三个月都吃住在施工现场。眼看水塘就要建成合拢,不想,意外发生了。

  【同期】(楷)枣庄市东水峪村原支部书记  冯爱丽:我们都在下面施工,张书记一直在北边儿的台子上指挥工人怎么干活儿。猛一站起来的(时候),突然间从三米多高的地方滚了下来。

  【同期】(楷)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我们这个村民都自发的来到医院,拿着水果,还有煮的稀饭都给我端来…如果干不好,真是没脸回去,也对不住村里的老百姓。

  【解说】这次意外,造成了张修存四级伤残。然而,让村民没有想到的是,伤未痊愈的他又出现在村里的工地上。

   【同期】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当时那个蓄水池工程还没有完工,所以,那个蓄水池,也是我的牵挂。

  【解说】2013年11月24日,星期二,大雪。回到村里,看到水池的水已经蓄满,春天,这片的花椒灌溉问题应该解决了。过得也是真快,帮扶就快结束了。

   【同期】枣庄市东水峪村原支部书记  冯爱丽:当时第一年(帮包)快结束,我说你能不能申请再留一年。不光我想让你留,村里的老百姓也想让你留一年。但是我给张书记说这个话,我心里边儿也很(纠结),当时张书记他孩子给他写了一封信,当时我看了那信也感动哭了。

  【孩子画外音】亲爱的爸爸,我知道您工作很忙,但您能不能停一会儿陪陪我呢?您在枣庄吧,我真心希望,您能回家来看看我,表扬一下我,陪我玩一会儿…

   【同期】张修存妻子刘艳华:没有人照看孩子,我就让她自己在那个金德利(快餐店)那个地方呆一呆。

  【同期】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她在里边一个多小时,自己在里面写作业,常年在这里面。

  【同期】张修存妻子刘艳华:俺孩子我觉得挺懂事的。

  【同期】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我做第一书记,当时来的时候,(家里)也有一定的困难。我家里,我父亲也是一级残疾,当时困难还是比较大的。

      【解说】随着归期越来越近,张修存屋子里的灯光却越亮越久。这时,妻子看出了他的犹豫,也明白了他的不舍。

  【同期】张修存妻子刘艳华:他既然选择了这个事,我们都会很支持他的。

  【同期】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在这个过程中,我就下定了决心,如果组织上问我的时候,我就会主动申请,留下再干一年。

  【解说】张修存带着对这方百姓最朴素的感情,主动向组织,递交了留任的申请。在他的带领下,一年后东水峪村发生了巨变。通过争取土地挂钩试点,70多户村民搬进了新居,水塘投入使用,结束了东水峪靠天吃饭的历史。张修存这位第一书记的名声也传遍了十里八乡。就在他两年任期就要结束的时候,相隔不远的南洼村书记许文合找到了他。

  【同期】枣庄市东水峪村原支部书记  冯爱丽:许书记他说张书记来给东水峪,办这么多实事、好事,他带着村“两委”和部分党员来了五次。我给他开玩笑,我说他不可能去你们那儿。

  【同期】枣庄市南洼村原支部书记  许文合:人说“三请诸葛亮”,我就计划五请张书记,也要请到我们村里。

  【解说】面对五次登门的许文合,即将踏上归程的张修存再一次犹豫了。

  【同期】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最终下定决心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临离开东水峪的前期,有一个叫张文凤的老大娘,跑到村委会找到我,给我送了一双鞋垫。她就说:张书记你这快要走了我们也没什么可送的,我就自己给你绣了双鞋垫。我接过那一双鞋垫以后,我当时心里沉甸甸的。

  【同期】枣庄市南洼村原支部书记  许文合:正式上班是2015年的3月到了俺村,张书记提前就进俺村,2014年的腊月份(就来了)。

  【同期】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这两个村(位置)虽然距离只有9公里,但是他两个村情是不一样的。我们南洼村的领导班子都超过了60岁,最年轻的都已经50多岁了。

  【解说】就这样,村里在外工作的李方胜进入了张修存的视线。

  【同期】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我发现了一个叫李方胜的大学生,在我们山亭的一家超市工作。

  【同期】枣庄市南岭社区副主任  李方胜:我当时也有工作,但是最后经过张书记做了几次思想工作以后,我思想动摇了。我认为他作为一个外乡人,能够来到俺村里边,脚踏实地给我们做事,我作为一个本村的人,我就不能(为村里)办点事吗?

  【解说】班子配强了,张修存意识到,要想彻底改变村里的贫困面貌,就一定要从产业扶贫上做文章。只有村集体有了收益,贫困户的托底安置才有保障,村民才能源源不断的享受到帮扶的成果。

  【同期】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有一次在走访中,也正好是山楂收获的季节,就看到很多老百姓就直接把这个山楂倒在了地里。我当时就觉得,我们虽然丰收了但是不丰产。我就突然想起来我们这个航空配餐,我就想着能不能把它加工成山楂条,然后再配上航班,走上二次加工、深加工的路子。

  【解说】张修存顺势发展,依托村里产业优势,成立了南岭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每年把公司盈余的25%用于贫困户托底分红,如今村里的山货已经成为航空指定食品,和山航的飞机一起飞上蓝天。

  【同期】枣庄市南洼村原支部书记  许文合:建了一个南岭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这个他(人)走,他带不走。

  【解说】驻村四年,张修存在这块土地上播撒下的心血和汗水,都结成了百姓对他的深厚感情。

  【同期】山东省航空公司派驻第一书记  张修存:帮包结束以后,我们还有其他的更多的工作,我们不得不暂时离开村里,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这几年,我非常的感动,就是老百姓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一辈子也都忘不了。

  【片尾字幕】2017年3月,张修存圆满结束了四年的帮扶工作,带着乡亲们对他的无限眷恋,离开南洼村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他用1400多个日日夜夜,换来了来年两个帮扶村日新月异的改变,为这片土地播撒下了无限的希望。

  2018年2月,南洼村更名为南岭社区,2017年集体收入达到160万元,社区党支部先后获“市级党建示范村”、“市级文明社区”称号,南岭航天食品有限公司也被评为枣庄市扶贫龙头企业。

  张修存这位“第一书记”的故事,是所有奋战在脱贫一线的“第一书记”们的工作缩影。他们用真情和实干换来了帮扶村的美丽蜕变。

  (作品荣获2018年度山东新闻奖一等奖,枣庄广播电视台2018年3月29日播出,编辑:王静)

  创作感悟:

  被“好书记”感召出的好新闻

  苑晓光

  在波澜壮阔的扶贫攻坚事业中,每年都有千千万万名党的好干部,告别家人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远离城市的热闹繁华,来到农村,成为“第一书记”,为农村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我们记者的镜头也始终关注着这一特殊的群体。

  初次接触本片的主人公张修存是2014年,张修存是山东航空集团财务部的一名行政管理专员,2013年3月18日,他来到山亭区东水峪村就任第一书记。短短一年时间,他让一个蜗居深山,水、电都不通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的变化。但是真正让我们下定决心长期跟踪采访他的是其后发生的一件事。第一期挂职帮扶结束后,本该按计划返回济南的工作岗位和温馨的家,可面对山区百姓的挽留,张修存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带领着东水峪的村民继续圆梦。四年里,张修存两次改变回城计划,让东水峪村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也让比东水峪村更困难的南洼村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致富路。两个贫困村271户贫困户成功脱贫,修路11条,协调资金180万元,新建2万多立方蓄水池;协调资金916万元,建设100套小康楼,搬迁深山贫困户72户;在济南成立山亭农产品服务中心,开展订单销售,每年为群众增收180多万元;把山楂推进航空市场;协调省休闲食品产业基地落户山亭,直接带动全区60多家食品企业发展,解决780多户贫困户就业……

  简单的数据背后是主人公扎实的工作作风,情系贫困群众的情怀和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张修存的感召下,我们的采访拍摄,也一跟就是四年。摄制组顶风冒雪无数次深入乡村,和他同吃同住;远赴济南,记录挖掘他和他的家庭不被人所知的感人事迹。面对四年来拍摄的大量素材,为了在短短的节目时间里展现这位第一书记的感人事迹,在后期剪辑制作时,我们用主人公的第一书记日志作为切入点和时间的转场,加上精美的后期制作和画面的渲染,艺术而真实地再现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变化;以张修存和两位村书记的纪实采访为主线,讲述了他在四年多的帮扶工作中艰辛的付出和取得的业绩;中间穿插张修存爱人和女儿的采访,以细节刻画主人公的铁骨柔情,同时也突破了以往对“第一书记”的采访套路,让新闻人物的先进典型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

  这部凝聚编导多年心血的新闻专题片一经播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经过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的二次传播,张修存的事迹在鲁南大地广为传颂,让人们记住了来自山东航空公司的这位朴实、能干的“第一书记”。

  点评:

  深耕基层的好故事 匠心传播的好新闻

  枣庄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尤毅

  新闻媒体要带头讲好中国故事,就面临着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得真实动人的问题。毋庸置疑,动人的故事大多来自生活一线,好新闻都是厚积薄发,深耕基层跑出来的。在短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新闻专题《山那边的家》用10分钟的时间讲述了一个好故事,也给传统媒体人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在扶贫攻坚领域,涌现出了很多典型模范人物,作者对主人公张修存的采访,原本也只是一次常规的人物报道,但一次结缘却让记者对这个选题难以割舍。在张修存四年的驻村工作中,枣庄台电视新闻评论部摄制组顶风冒雪无数次深入乡村,和他同吃同住;远赴济南,记录挖掘他和他的家庭不被人所知的感人故事。在片中,观众通过两位村书记和张修存的讲述,看到了新闻之外的故事,通过主人公女儿的作文和山村老大娘送的鞋垫,感受到了细节感人的力量,但观众不知道的是,这是在近百小时的拍摄素材中精心剪辑出的短短十分钟,这是在与主人公朝夕相处的交流中留下的宝贵瞬间。

  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需要有好的宣传和传播艺术。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作品的制作包装水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山那边的家》前期拍摄镜头规整到位,镜头语言丰富传神,后期剪辑包装张弛有度,节奏明快,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