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齐鲁新闻界 > 齐鲁新闻界2019/4 > 采访感悟 > 正文

在尴尬中“剜”新闻

  大众日报主任记者 杨润勤

  作为一个50多岁的老记者,在采访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尴尬事,比如许多采访对象是“儿子辈”,叫叔叔、大爷,叫得不好意思;和年轻的记者们一起参加活动,“老头记者”因顶着满头白发往往被服务人员当成假记者遭驱赶;还有,遇到突发新闻出“抢”不过年轻人……所以,要在尴尬中再寻路子找“活口”,要“剜”新闻。

  如何“剜”?作为一个食品安全的跑口记者,报道的新闻自然与老百姓的“舌尖安全”有关。通过几年来的报道感受到,食品安全的抽检、查处、取缔、整改,让人拍手称快,但让消费者担忧的是,食品违法事件像割韭菜似的一茬一茬,死死生生,阴魂不散。显然,仅仅报道表面的抽检、查处是不够的,只能把背后的事件“剜”出来,才能让读者心明眼亮,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产生新闻影响力。

  2017年,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向社会通报,山东的食品安全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成效在哪里呢?老百姓得到什么实惠?这需要用事实说话,需要记者深入采访,“剜”出新闻。为写好笔者去青、烟、潍、威、济四市,一气采访了15天,从田间地头到商超菜市,取得了大量的素材。后写出了10余篇有深度的稿件,刊发后在食药监系统引起反响。特别是,《食安山东,百姓的获得感从哪里来》一文,以荣成某企业销毁千万元速冻水饺为背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深入解读了食安山东的巨大责任,以及我省为捍卫百姓舌尖安全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本文在《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列反响,各类媒体转发量达到万次,我省许多食药监管部门对照此文进行整改、提升。为推动食安山东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此报道获得“食安山东”好新闻一等奖。

  目前,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畜牧局五部门正在联合整治食品安全问题,打击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取缔“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已查办食品案件近3000件。读者对此次联合整治叫好,但读者最关心的也是整治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笔者认为,要给读者一个回答,不仅要报道整治的数据,要深下去“剜”新闻。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笔者先后来到聊城、德州、烟台、威海,入市场、进校园、访商超,现场采访治理食品安全的“锦囊妙计”。

  在德州黑马市场,所有的蔬菜都有“身份证”,手机扫码都能显现出蔬菜的追溯信息,包括产地、上游基地、批发市场名称和货主姓名以及零售终端地点、商户姓名等信息,从产地到批发市场再到零售终端的监控信息全覆盖,实现了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再比如,威海的家家悦超市,借助“互联网+”建立食用农产品监管追溯、临保期食品管控、散装食品管控等机制,蔬菜、水果、水产品和自制食品全部实现二维码食品信息化可追溯管理,解决了食品过期、散装食品标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确保进入超市销售的商品安全、新鲜、快速可达、可溯源。还有,聊城三中学校食堂严把“入口三关”,采购查验关、食材质量关、炊具餐具消毒关。另外,该校还创新性地投用了特色小吃餐厅,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多样化就餐需求,孩子们不再去校园周边小商小贩那里买食品。在严把网络订餐安全上,威海有个网络订餐智能监控系统,监管人员利用大数据这个“千里眼”,为网络订餐平台及商家拧紧了“紧箍咒”,不仅实现了线上线下无缝、动态、实时、透明化管控,还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筑起了一道严密的防火墙。

  此次赴四市“剜”的新闻,笔者共采写了10篇稿件,分别在大众日报客户端、大众日报刊播。在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联合整治办公室对这组报道给予高度评价,并针对报道的内容,调整了下一步的整治方案。

  笔者认为,所谓“剜新闻”就像提着篮子到地里剜荠菜,仅剜表皮的叶茎是不够的,要尽量连根一块挖出来,这样才是一颗完整的荠菜,这样才能尝到“根”的味道。清代袁牧曾有“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之说。因此,应该把一个新闻事件“剜”出来,做深做透做出好滋味,才能满足读者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