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齐鲁新闻界 > 齐鲁新闻界2019/3 > “新闻人追梦新时代·初心使命”征文 > 正文

在路上,寻找新时代的好故事

  大众日报记者 王兆锋

  好声音在基层,好故事在路上。作为党报记者,应该扎根基层,行走在路上,用心寻找新时代的好故事。发现好故事,讲好好故事,能影响很多人,助力推进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这对一名党报记者来说,是最有获得感的事情。

  十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在基层行走,努力让自己的稿件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

  2018年春节期间,我走基层所采写的稿件《田里多了棚二代 乡村振兴有力量》,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

  2018年3月8日,习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在谈到乡村振兴战略时说,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茌平县耿店村有一个好现象,就是回乡种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70后、80后、90后成为种菜的主力。总书记结合这篇稿件,提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引起全国关注。

  这篇稿件,是在走基层中孕育成稿的。我把耿店作为观察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代表村,关注了十年,每年都要写一篇报道。中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发布后,我就想在耿店村再采写篇稿子。可是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去采访后,感觉这也可以写,那也可以写,一时不知道如何下手。采访陷入僵局。

  我没有放弃,一方面架天线,认真研读中央文件;另一方面接地气,数次到村里和村民交流。终于发现了村里年轻人越来越多这个现象。

  我在农村长大,又长期在农村采访,知道现在农村有一个现象:年轻人越来越少。20年后谁来种地,绝不是杞人忧天。正如总书记所说:“戏好要靠唱戏人。人走了,村空了,地闲了,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

  春节前,经过细致的采访,形成了初稿。我对初稿不满意,感觉没写出“魂”来,虽然投出去能发表,但我不愿意凑合,决定再去采访。

  初三,我再次来到村里。有村民问,你不过年吗?我说,采访就是更好的过年。钻大棚,进农户,与5、6位年轻人座谈,终于总结出了年轻人愿意回村的3个原因。棚二代任传华说:“我在村里一年收入60多万元,谁还愿意背井离乡去打工啊!”

  在村里的集中供养中心,一位77岁的老人说:“以前,年轻人都走了,村里死气沉沉,我真担心我们这些老家伙死了没人管。现在好了,觉得村子又活过来了。”

  采访完,没吃午饭就写稿。写完反复修改,直到晚上9点多。我记得大众日报老记者逄春阶的话:“投稿之前,像送女儿出嫁,让我再看你一眼。”从构思到采访到成稿,历经2个多月。

  一年多来,耿店村建起了高标准的“棚二代”创业园,新起了4座玻璃温室、31座日光温室,最大的一座占地20多亩。村里大棚发展到700多个,又新增100多个,去年靠种菜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一年来,不仅又有10多个本村小伙返乡种菜,还带回了10多个外地媳妇、外地女婿,大家争着当“棚二代”。耿店村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2000多人次,耿店模式在各地“落地生根”。

  作家柳青论生活与创作的关系,对新闻采写很有启发:“作为一个作家,深入生活,研究生活,仍是第一位的工作。 到处去看看,我不反对,但最好是在生活中扎下根去,深入生活、解剖麻雀,一个生产大队就是一个社会嘛。要真正体验生活,必须深入生活;要塑造英雄人物,必须先塑造自己。”耿店村这个典型的发现,印证了他的话。

  今年4月份,我到大众日报菏泽记者站工作。黄河滩区迁建、电商发展、后来居上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我感觉有写不完的好故事。我要继续用心贴着大地行走,努力书写新时代的万千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