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齐鲁新闻界 > 齐鲁新闻界2019/02 > 外媒观察 > 正文

从新两兰恐袭案报道看一线记者融媒体意识能力建设

  身处重大突发事件现场,一线记者需要具备哪些融媒体报道意识、增强哪些融媒体报道能力,国外知名媒体在这方面有哪些新举措?本文作者亲历了新西兰恐袭案报道,讲述了相关思考和新闻实践。

  关键词 新闻摄影 融媒体报道 一线记者 突发事件

  □ 文/郭 磊

  2019年3月15日,连续不断的枪声划破了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的宁静,50条鲜活的生命陨落。新西兰总理阿德恩说,这是新西兰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新华社新西兰惠灵顿分社是小分社,仅有两名内派记者。碰到如此重大的突发事件,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遭遇战。我赶到现场时,血迹已被擦干,泪水仍留在人们脸上。作为一个十几年前曾在巴以冲突现场奔走的摄影记者,不曾想今天在新西兰,又被鲜血和恐瞑包围。

  十几年前的耶路撒冷,冲突、死伤事件频发,摄影记者单枪匹马出现场是家常便饭。当时的我,只要发好中英文图片,再写一篇现场手记,就完成任务。如今,作为采集端的一线记者,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文字、图片、视频、直播、连线等各种报道形式。事发后48小时,首席记者卢怀谦和我基本没合眼。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完成中英文通稿46条,图片中英日文专线计263条,视频9条,直播5场,部分稿件采用达170多家,多篇英文图文报道在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当日阅读量进入前三名。直播及短视频被众多媒体采用,点击量超过1500万……基本实现小分队完成大任务。

  一、一线记者要时刻保持融媒体报道意识和能力

  融媒体时代,多元化的素材采集对一线记者提出更高要求。通过这次报道,我深刻体会到,一线记者要时刻保持融媒体意识和能力。

  (一)前后端深度融合,是融媒报道成功的重要基础。融媒报道是采集端和指挥端的深度融合。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任何在现场的记者都是一颗颗孤立的珠子,需要后方编辑部用线及时把记者们串在一起。

  此次报道的成功得益于后方编辑部给予前方报道组的支持。在视觉报道方面,摄影部不断发来报道提示,提醒我应该多拍摄哪类画面,避免哪类画面,提高效率,并且每天发来外通社图片发稿合集,便于我随时比较,寻找差距,并从中寻找新的报道线索。音视频专业技术人员则点对点地指挥记者去补拍,解决技术障碍。每晚报道结束后,后方总指挥及时进行细致点评,对前方工作颇有帮助。

  (二)一线融媒记者身兼多职,更需冷静思考。在编辑图文稿件《我在现场,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枪击案之后》时,后方编辑问我,文中写到人们点燃蜡烛唱悼念歌,为什么没拍相关视频呢?一语惊醒梦中人。

  抵达现场的第一时间,我对克城、事发现场及周边并不熟悉。由于恐袭后安检级别提高,机场到事发现场连出租车都找不到,租车公司车辆一空。当时我的心理压力极大,后来在当地线人的帮助下,我才顺利抵达现场,可第一天除了一个劲儿摁快门之外,没冷静下来想一想:还应该再做点什么?抵达现场第二天,我才开始有意识地拍摄视频素材,与照片画面配合使用。

  反观新西兰当地媒体如《先驱报》、STUFF新闻网等常常在移动终端采用大量文图结合短视频混编形式呈现内容,且短视频数量呈上升趋势。短视频一般时长30秒至1分钟,以提高碎片化阅读效率。这要求一线记者在采访时大量增加视频片段的采集数量,并努力提高质量。作为摄影记者,要随时提醒自己“拍视频”。

  (三)拍视频要“短、定、特”。一方面,专业单反相机结合大光圈镜头拍摄视频的效果极佳,另一方面,相机拍摄视频变焦阻尼的技术问题、收声的先天弱点,决定了摄影记者用相机拍摄视频要“扬长避短”。

  通过此次报道实践,我认为拍视频要“短、定、特”,即每个镜头要短,拍摄10秒左右,不做长时间跟拍;以定格镜头为主,减少“扫”“移”和“推拉”;多拍大特写,多拍细节,多用大光圈,少用中焦段叙事,在视觉上区别于摄像机,最大限度发挥单反相机拍摄视频的优势。另外,“短、定、特”可以提高后期检索和剪辑的效率。虽然手机结合手持云台拍摄已成为记者出现场捕捉视觉素材的方法之一,但突发事件现场人多、混乱、低照度情况多,加之手持云台蓝牙连接不稳定等因素导致这一方式并非最优方案。

  (四)融媒采集设备需减负便携,突出机动灵活的特点。与十几年前相比,我的摄影包不但没瘦身,而且深度扩容。除了传统两机四头一灯,还要加上无人机、手持云台、电池和充电装置。一个都不能少,否则运转不灵。但这对一线采集端记者的体力是个残酷考验。

  由于突发报道现场的特点,这种配置虽然专业性强,但机动性很差,一人很难同时兼顾使用各种设备,容易顾此失彼。如何给采集端设备合理“减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给采集端记者配备便携和综合功能的小型摄录一体设备、收声设备,在通讯、数据传输等方面完善技术保障等。此次报道中我注意到,现场很多日本记者均配备了小巧的4K级索尼或松下摄录机,非常机动灵活。

  二、外媒组织新西兰恐袭案报道的特点与启示

  通过调取美联、法新、路透和欧新四家通讯社的图片发稿内容,结合采访中对外媒团队的观察,我对外媒的发稿、人力安排、分工进行了分析。

  (一)图片发稿数量和时效仍是业内争夺的焦点。新西兰恐袭案发生后,在3月15日至22目的七天时间内,关于克赖斯特彻奇枪击案的图片稿件发稿数量最多的是法新社,达1132底,路透社发稿741底,美联社648底。时效上,最快的是美联社。

  (二)分工细,覆盖广。美联社现场始终保持3名专职摄影记者,其中两人是事发后第二天从香港和新加坡分别增调到新西兰,人数较少。欧新社保持5名摄影记者,其中一人增援自澳大利亚。路透社保持4名摄影记者,其中一人增援自泰国曼谷。法新社人员最多,在发稿目录中出现了8个摄影记者的名字。某些外媒视觉报道人力占优,且人员专业素质较高,统一配备专业相机镜头,对整个事件的视觉报道覆盖深、范围广调派人员的及时性和灵活度较强。在视频采集方面,一些外媒的摄影记者仅承担部分视频素材采集任务,分工细致明确,主要包括现场、花絮、特写等。直播、专访、采访类视频采集均由专门的视频团队担纲。

  (三)关键事件的信息和采访渠道。在此次突发事件中,一些外媒解决了信息和渠道不畅的问题。例如,新西兰恐袭案多场重要发布会举行召开,总理、警察署高宫、疑犯出庭受审等多场活动在不同地点举行,一些媒体能打开渠道及时拿到庭审现场的照片和视频素材。这说明,当地的信息渠道和人脉关系对一线记者突破报道困局至关重要。

  融合发展,大势所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社交媒体时代,作为战斗在一线的记者,我们必须拥抱未知、勇于尝试,在实战中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一专多能,成为适应新时代的全媒体记者。

  (作者单位:新华社惠灵顿分社,原载《中国记者 》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