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齐鲁新闻界 > 齐鲁新闻界2019/01 > 新闻探索 > 正文

当“传统题材”遇上“新物种”--浅谈广播新闻专题创作的一点感想

  济南人民广播电台 丁宁
 
  互联网时代,信息由稀缺、昂贵变为丰富、廉价,新闻样态日趋多元化。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体传播变化,新闻何以“留痕”?广播媒体的特色怎么保持?传统媒体怎样抓住听众的耳朵?在十几年一线广播记者工作中,略有感触,与大家分享。
 
  一、广播媒体“走转改”
 
  最近几年,在全国新闻战线中,有一个词的提及率很高--“走转改”。“走转改”即“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号召新闻媒体要深入到基层,通过“走转改”来提高新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这一点在广播媒体中,尤为重要。广播的特点是什么?第一、贴近。与受众之间不设任何门槛,开机即可收听;第二,及时。广播可以通过消息、连线、录音报道等多种形式,及时有效的报道新闻事件;第三。真实,广播可以通过现场音响真实生动的反映新闻现场的动态和新闻人物的心声。这些特点要求广播媒体要积极践行“走转改”,以确保广播的优势得以传承。而在一个注重民生和经济报道的部门的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广播新闻报道要关心老百姓感情趣的主题,必须要说老百姓能听懂的话,不能端架子,不能讲官话。今天以《“商业新物种”成了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这篇广播新闻专题报道为例,分享一点广播新闻专题创作的感想。
 
  二、以《“商业新物种”成了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为例,谈广播新闻专题创作
 
  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新提法,但这个报道主题对于媒体记者来说,却是一个“传统题材”,无非就是政府政策和工作的报道。2017年3月6日,李克强总理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山东发展得益于动能转换,望山东在国家发展中继续挑大梁,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继续打头阵。这是国家的重大政策,也是山东和济南难得的机遇。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新旧动能转换”只是一个新名词,远在天边,即使它与我们的城市发展、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近在眼前,但对来百姓来说仍然是“见面不相识”,晦涩难懂不理解。如果一味的用“官话”,讲“理论”,恐怕大家听不懂,也不愿听。在对新旧动能政策的报道中,我们注意到从国家总理李克强到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多次指出,企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我们身边的典型企业来讲这个故事呢?
 
  韩都衣舍是济南本土电商企业,2008年诞生在济南,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主品牌从一家年销售额20万的淘宝小店发展成为粉丝超过1500万、年销售额15亿的中国互联网快时尚第一品牌。2016年7月,韩都衣舍成为“中国互联网服饰第一股”。这本身就是一个“神话”。另外,这是一个从零开始,随着中国互联网电商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企业,它成功的每一步都经历无数的探索试错,积累的经验极具价值。2016年,中国首个生态赋能型孵化器--韩都衣舍智汇蓝海互联网品牌孵化基地正式揭牌,韩都开启了“品牌商+服务商”双轮驱动模式。与其他的孵化器不同,这是一个“活”的孵化器,它是建立在韩都的成功经验之上,并且开放共享了韩都的供应链、IT系统、仓储物流、客服等九大服务支撑系统。韩都衣舍是典型的新动能企业,智汇蓝海则是典型的孵化输出新动能的“发动机”。从2014年,韩都衣舍第一次获得“双十一”电商购物狂欢节的互联网女装品类冠军,我们已经开始关注它。当时山东被誉为互联网电商的沙漠,山东人保守,互联网购物发展缓慢,消费额排名在全国倒数,大家很难想象互联网最抢手的女装品类的冠军居然出自济南。韩都这样的“神话”故事让人惊讶,韩都的成功模式让人好奇,韩都的未来发展引人关注。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传播,好的新闻报道通过好的故事才更容易传播。当下,即时的碎片化新闻成为时尚,讲好故事也就愈显重要。
 
  2017年12月12号,在顶级商业媒体、商学院、经济学家权威发起的“WISE2017新商业大会”上,来自济南的电商企业韩都衣舍入围2017新零售创新TOP榜“商业新物种”,成为最具潜力的新商业先锋。尤其是国内最大的电商媒体、亿邦动力网总裁贾鹏雷评价说,韩都模式在整个电商模式都备受推崇,因为它做了大家没有想到的事情。以此为故事的开头,足以引起听众的兴趣。但这仅仅是一个引子。
 
  济南人都知道济钢,这个巨无霸一直以城中城的形式在济南存在,影响了济南几代人,谁不认识几个济钢人呢?是什么让这个传统企业的老大哥和互联网新世界的“商业新物种”有了联系?又是什么让一家从CEO到一线员工都是90后的、成立不过两年的跨境电商不木科技和济钢集团坐到了一起?都是悬念,都是对比,都是反差。其中还穿插了一个鲜活的新旧动能转换的成功案例“找化客”。这就让这个故事丰富起来,所有的因指向一个企业--韩都衣舍,所有的果归于一个大事--新旧动能转换。
 
  互联网、电商是与老百姓生活非常贴近的东西,韩都衣舍是让济南人非常自豪的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是与山东息息相关的重大决策,用韩都衣舍智汇蓝海讲新旧动能转换的故事,接地气,真实,好听。通过讲这样一个故事,反映“新旧动能转换”、这个主题,无疑更具有说服力。
 
  三、广播新闻专题创作的几点感悟
 
  在广播专题创作中,我们常说要讲好故事。首先,好故事一定是有意义的。话语的背后是思想,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报道要讲“好故事”,就是要讲能服务好“理”的故事--讲紧扣主题、最具典型性的故事。其次,好故事一定是有意思的。有意思的故事可以让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就接受。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要用宏观的视野去捕捉和把握微观性的新闻现象、新闻素材,将宏观与微观互相融通。如今通讯方式多种多样,文字、图片、声音、图像无不可以通过网络通讯的方式获得。但我想说的还有一点,就是记者必须要出现在新闻现场,要面对面的交流,不能让对方传个通稿,提供一段采访,就出一篇报道。新闻来源于实践,尤其是对于市级媒体的新闻记者,更应该认识到基层是新闻的根源,只有深入到基层才能真正挖掘出能够反映社会真实性的新闻,更利于掌握第一手新闻线索,在社会实践中获取新闻本质,而不是停留于新闻事实的表面。除此之外,新闻报道的表现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更应该学会用老百姓能听懂、愿意听的方式来做新闻。应该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组织语言,学习群众的语言,使用群众的语言报道新闻,采用群众的视野看待问题,提高新闻的亲和力,避免出现空话报道、官腔报道和大话报道。
 
  广播专题不同于一般的消息报道,它是关于新闻事实多维度地深入、详细的报道,它对新闻题材的选取、故事的讲述、细节的描写等都有特殊要求,既要深入细致,又要体现广度与深度。
 
  首先,广播专题的选题很重要,体现了媒体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要求记者深入认知社会,以社会责任放眼问题全局,深刻把握现实。《“商业新物种”成了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就全景式地聚焦呈现了新旧动能转换这项重要工作。
 
  其次,专题性报道的呈现方式很重要。专题写作相对消息较为自由,篇幅更大,结构也更为复杂。这正是专题写作发挥的空间、深耕细作的有利条件。由此对专题报道的创作要求也会更多。一则十几分钟的专题报道,要让听众耐心听完,体味到报道的深刻主题思想、新闻价值,作者不下一番苦功是做不到的,光个别地方抢眼球也是难以为继的。所以专题报道非深耕细作不可。专题无论说人说事,都因人涉事、因事而起、因事为文,因此做专题就是讲故事、讲好故事。讲好故事是专题报道的基本诀窍。广播专题通常时长比较长,如今的信息传播则更倾向于“碎片化”,听众的耐心有限。《“商业新物种”成了新旧动能转换发动机》作品通篇都没有对新旧动能的概念、政策浪费笔墨,而是全部以企业为例来做解读,相当于对新旧动能工作和政策做了一个老百姓感兴趣、能听懂的翻译,做了一次多棱镜式的透视与分析。
 
  第三,专题性报道必须要有主题和意义。主题是评价专题报道的一个重要审视点。一篇专题的新闻价值大小,与其主题正确不正确、深刻不深刻,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大不大密切相关。一篇好专题,它报道的问题一定会显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揭示的主题一定有着深度与力度。当然重大而深刻的主题并非完全由新闻事件大小本身决定,以小见大同样可以挖掘出深刻主题。所以深度、深入挖掘主题才是专题报道应该切实追求的,不深入挖掘主题,一件重大新闻事件也可能被平庸报道。在主题上下功夫,在思想上见深刻,是专题报道提升新闻价值和创作价值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