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日报社 赵尔靖
“要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是习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谆谆教诲。
作为一名普通的新闻记者,入行八年,行走在田间地头,穿梭在大街小巷,奔赴一线新闻现场,走近乡村、社区、企业,有幸和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人面对面交流,汲取了充足的报道“养分”,也收获了丰富的自身历练。结合自己以往采访经历和几篇获奖新闻作品,浅谈几点“走转改”的认识--
从基层富矿中寻找新闻线索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早已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迫切需要新闻记者迅速、准确、并充裕的掌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以此更好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
那么,新闻线索该从何处而来呢?
胡乔木先生曾说:“群众是新闻的接受者,群众更是新闻的创造者。记者要采写群众最关心的新闻,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要善于接触群众中的各种人物,捕捉各种新鲜事实。”
这正是“走转改”的第一个要求,“走”,要勤走、多走,要走到基层一线、走入群众生活中。
20世纪60年代初,在黄河三角洲的地层深处,一个大油田终于被不屈不挠的石油勘探者发现,它正是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根据工作安排,笔者需要多多从胜利油田中捕捉各种新鲜事实。熟悉这一行业的人都知道,作为大型资源型国企,油田的新闻多数比较专业,甚至有些枯燥,可读性不强。那么,如何能在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行业中挖掘好的新闻线索,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呢?
从接到任务起,笔者着手了解胜利油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重点关注近年来油田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一系列举措。有了素材资料的铺垫之后,笔者并没有局限于基层通讯员传稿,而是深入油田各领域,深入各二级、三级单位,广撒网,深研究,挖掘有“闪光点”的线索,最终锁定了油田“海上钻井平台”这一主题。
为了了解海上钻井平台的有关情况,笔者首先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最想了解海上钻井平台哪些问题”互动微博,整理了数十位网友的留言,之后登上平台进行体验采访。笔者一共与平台人员一起待了三天两夜,切身体验平台的运作、检修、垃圾回收、平台人员生活起居等真实情况,刊发了系列报道《我在海上钻井平台这几天》,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此次获奖的这篇《胜利90米自升式钻井平台下水》同样是钻井平台的题材。这个堪称为“大国重器”的钻井平台,是山东省自主设计建造的最大海洋钻井平台,从2014年开始设计到2017年下水,前后历经了3年多时间。笔者有幸对该项目建造的过程进行了跟踪采访报道,受邀亲历现场观看了平台下水过程,见证了“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转型发展。
从转变作风中书写时代变化
“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纵观历年全国、省内评选的好新闻,那些真正来自基层一线、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的作品才能脱颖而出。
接地气才有灵气,俯下身才能心贴心。在多年的采访经历中,笔者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在广大基层有着许许多多鲜活、生动的事例,只有与基层的群众广泛、密切、零距离的接触,真正把笔头和镜头对准人民群众,才能写出鲜活、生动、有可读性的新闻作品。
今年2月份的一次采访中,开车经过郝家镇北张村,一处建筑物前的“厚德北张 金鉴家风”几个大字一闪而过,却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停车探寻,发现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竟然有一处家风博物馆。磨盘铺成的小路、仿古木门、习字墙、投影在墙上的“家风赞歌”,还有一个最具特色的石碾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一番采访之后,笔者当即写下了《俺们村有个家风博物馆》,从村民的口中向广大读者诉说了村级博物馆从建到用的故事,反响颇好。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刚入职时领我入门的一位资深记者。有次他带笔者参加一个向特殊教育学校献爱心的活动,这原本是一个并不难写的小消息稿,可在深入了解这个学校悉心呵护46个自闭症孩子的情况后,这位记者决定改变报道方向,从爱心园入手,挖掘这家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人背后的故事,最终我们写出了《爱心园:46个孩子1个“爸”》通讯报道,获得了当年的山东新闻奖。
这件事对笔者触动很大。受他的影响,笔者一直坚持新闻报道要“俯下身”、“弯下腰”,真正深入到一线中,去真切的体会群众生活,思考时代下的变化,写出更多的“基层故事”、“百姓故事”。笔者曾策划推出的“微故事 微心愿 微公益”系列报道,正是在深入乡村的采访中,偶然收集到了一个留守孩子的小心愿,于是决定写出孩子们的故事和心声,最终引发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共鸣,收获了无数“一对一”的帮扶,也帮孩子们实现了藏在内心深处的愿望。
从提升文风中雕琢精品力作
这些年,在媒体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下,在走转改活动的渗透影响下,新闻界早已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百姓的声音多了,群众的语言多了,基层的事儿多了,实实在在的内容多了……
这恰恰是提升新闻报道“四力”的一大“法宝”。只有用群众熟悉的语言,用读者爱看的故事,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家爱读、爱看,才能收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文风不是小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风问题,指出文风改进永远在路上,强调发文报文都要言之有物,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专门强调了转作风改文风的问题,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
笔者认为,好文风的第一步是坚定立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社会上倡导正能量。这样的新闻报道在我们的获奖作品中不胜枚举,既报道了事件本身,又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笔者今年的独家报道《万米高空美国乘客突发心绞痛 东营姑娘“空中救人”》一文便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报道,被中央、省级媒体及国外媒体广泛转载。
确定了报道的角度,好文风的第二步要靠文字来表现,比如确定报道的标题、导语、小标题等,笔者在《大闸蟹冲出黄河口》报道中,讲述黄河口大闸蟹的品牌成长故事,便用了“黄河口上蟹儿正肥”“遨游天下声名鹊起”“搭上电商网销全国”“品牌效应释放活力”四个标题,层层推进,又环环相扣。
当然,好文风最主要的还是文章内容的精彩程度,这也是笔者亟需进一步提升的。在此分享《人民日报》的《习总书记办的,都是俺们盼的》一文,朴素、生动的新闻语言从村民马金兰、老退伍军人李现坤、村支书李勇、老党员郑守增口中缓缓说出,既陈述了新闻事实,也具有人情味、生活味,又能使读者很好的理解并接受,令人耳目一新,心生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