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佳菲
辽宁广播电视台的广播访谈《用好狠的办法,解决“好狠”的问题》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本届评选作品中为数不多的一篇舆论监督类报道。它突破了以往听众对广播访谈节目的认知,不再是主持人和嘉宾在直播间里“干唠”,而是记者确定访谈选题后,在历时半年多的跟踪式采访中,发现矛盾焦点,获取典型案例,探求问题根源,随时随地向访谈对象提出问题,在监督的同时寻求解决之道,以“行走中的访谈”实现“有声的监督”。记者通过运动脚力、开动眼力、发动脑力和调动笔力,提升报道的深度和可听性,对新形势下的舆论监督报道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东北地区的营商环境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热点,网络上甚至有诸如“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负面看法。中共辽宁省委主要负责同志曾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一些企业反映,现在营商环境建设是上边的政策措施‘很好’,有些基层具体办事人员‘好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辽宁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的短板。
这一段讲话给记者提供了报道思路,决定要围绕辽宁的营商环境做一篇舆论监督报道,一篇具有广播特色又不同于以往的监督类报道。面对“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诟病,辽宁省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如何用一种最适合的广播报道方式把辽宁整治营商环境的目的、办法、效果甚至遇到的阻力和困惑都交代清楚,让老百姓听到真真切切的案例、感受到真真实实的变化?我们选择做一篇走出直播间的访谈,以“脚力”的勤快深入、“眼力”的广大精微、“脑力”的深思熟虑和“笔力”的精彩呈现,深入、客观表达观点,做出一篇“沾泥土”“冒热气”的广播访谈。
一、运动脚力,在基层发现问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新闻工作者不能总是蜷缩在办公室、直播间,看材料不如走出去看基层,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舆论监督类报道要坚定立场,站稳脚跟,在路上练就脚力,把基层当课堂,拜群众为老师,这样才能了解什么是群众最想听到、看到的,哪些问题的解决是让群众满意的。提升了脚力,新闻报道才更有“人情味”,才有说服力。
广播访谈《用好狠的办法,解决“好狠”的问题》是记者深入辽宁省14 个市“走”出来的,是记者跟随营商部门的同志一起明察暗访,梳理举报线索、实地核实举报内容、听取企业家意见、跟踪处理结果,在积累了大量的音频素材基础上进行报道的。访谈的第一部分,记者以一名讲述者的身份出现,用现场录音生动还原了一次暗访经历--地板生产企业的几车木材连续被基层林业部门扣留罚款,并且其执法态度蛮横,企业甚至想迁出辽宁。在通篇访谈中,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接连被提及,这些案例都是记者在历时半年多的伴随式采访中一件件记录下来的。
访谈不回避问题,敢于自曝家丑。舆论监督的底气就源自于记者的脚力。烈日下,记者到农村实地查看污染环境的养猪场,在恶臭的空气下,保健品企业难以继续生产;暴雨中,记者赶到濒临破产的民营铸件厂,该企业因为土地证办理了17 年还没拿到,办不了抵押贷款而难以生存;夜幕中,记者来到棚户区改造回迁小区,了解当地政府部门拖欠建筑公司工程款,居民难以按时回迁;工作日,记者前往窗口单位,暗访个别部门“门难进、脸难看”,“吃拿卡要”变成暗箱操作……这些实例,都是记者凭着脚力“走”出来的。正是有了这些真实的案例,才让访谈有的放矢,令听者信服。声音元素多了,内容翔实生动,监督准确到位,整篇访谈也就不会空洞乏味了。
二、开动眼力,把监督的问题看准看透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眼力是观察力、发现力,也是判断力、辨别力。新闻工作者的眼力不是站在城头看风景、雾里看花,而是在火热的实践中看清事物的本质、问题的是非曲直,做到心明眼亮。开动眼力不仅是发现更多好素材、好新闻的必要环节,也是进一步增强新闻敏感性的重要途径。对舆论监督类报道而言,眼力应该体现在公正客观的态度和对事件全面谨慎的把握上。新闻工作者提升眼力,就是要在反复比较中观察、判断、辨别,既看到已知又可预见未知。
舆论监督类新闻访谈的内容要有冲击力,在《用好狠的办法,解决“好狠”的问题》中,记者从“好狠”的营商环境给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的严重影响展开整篇报道。2016 年,辽宁省民间投资同比大幅下跌67.14%,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下降42.20%。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数据,辽宁省营商局一成立就拿出了好狠的办法--把暗访发现的问题通过媒体公开曝光。一时间网络上关于曝光问题的消息在百度上的搜索结果就超过了100 多万条。经过深入的观察判断,记者没有简单地把这些曝光做成消息或评论类的报道,而是把它纳入访谈的一部分,一步步追问自曝家丑的目的,展现问题的整治,体现监督的常态化。
新闻访谈要围绕具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展开,只有找到合适的访谈对象,访谈的过程才会顺畅,才能获得预想的效果。那些接近、介入或深度参与新闻事件,知悉和掌握新闻事实真相的当事人、知情者和相关人是访谈的关键。在多次的采访接触中,记者找到了最合适的人--辽宁省营商局负责人。在伴随式的访谈过程中,记者敏锐地发现,营商局局长的电话一个接一个,质问的、求情的、检讨的都有,于是在访谈的第二部分,记者的提问一针见血:“这么多好狠的报道,好多还是批评的,有压力吗?”“从您个人的角度来说,不怕得罪人吗?”这些提问既展现了开展工作的难度,也拓展到监督和建设之间的关系。监督必然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不回避矛盾才凸显出自曝家丑的勇气。访谈正因为有了细致的观察,才捕捉到有“人情味”、符合常理的细节,才让监督类报道发挥出正能量。
三、发动脑力,让监督有的放矢
新闻工作者要将锻炼脑力贯穿于策划选题、联系采访、深入交流、巧妙提问、构思报道等多个新闻采制环节,要加强日常学习,养成愿思考、勤思考、能思考、善思考的能力,培养出准确分析、判断的本领,自觉开展实践创新、理论创新。舆论监督类报道,要思考得更多,事例的选取、人物关系的权衡、板子要打在哪、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要反复琢磨。要提升脑力,就要提高主动策划能力,练就独立思考和抓问题“一抓一个准”的能力,以报道的内容优势赢得受众认可。
舆论监督类报道要求记者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在采访过程中记录下每一个明察暗访的片段,每次采访结束总结梳理出矛盾的焦点,并不断归类分析思考,哪些素材是发问的由头?哪些素材是观点的佐证?哪些素材更有分量?在深入思考后,高质量地向访谈对象提问。比如其中“影响营商环境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问以和听众互动的方式来听取群众的声音,通过听众投票最多的“为官不为”一词,引出“新衙门作风”的问题。访谈对象不仅分析了哪些现象属于“新衙门作风”,还提出要以追责来制止这种风气的蔓延,让该办的事马上办。这个互动问题的提出只是抛砖引玉,记者紧接着又提出:“除了这种像做手术一样的动作外,还有没有制度上的安排部署?”这才是这篇访谈要探讨的长效解决之道,经过层层铺垫,访谈对象梳理出依法行政、健全法制等治本之策。问题的设计让听众有参与感,更能唤起听众的兴趣,提问贴近实际、步步深入,受访者的回答也很具体,有针对性。
四、调动笔力,让监督更有力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笔力就是写得好、说得好,让受众喜欢听,并且有触动、受鼓舞。脚力、眼力、脑力都需要通过笔力体现出来。舆论监督类报道好写,但想写好不容易,舆论监督的目的不是简单的批评,而是督促问题的解决,要让群众看到党和政府治理问题的决心和能力。新闻工作者增强笔力,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思想、胸中有大局、手中有好文风、文中有好文采,以富有感染力、凝聚力、引领力的好作品来激励群众、凝聚共识、汇集力量。
笔力在广播作品中更多的体现是声音的“生命力”。好的访谈作品不仅是用文字写出来的,更是用声音传达出来的。《用好狠的办法,解决“好狠”的问题》以记者的暗访开始,以记者的旁白结束,其中还巧妙设计了四个片花来起承转合、控制节奏,交代相关的新闻事实和背景,把当事人的看法、第三者的观点融入其中,让通篇报道层次分明、内容翔实。精巧的构思、务实的文风、流畅的问答处处可见笔力。访谈作品的感染力首先是内容,这篇访谈直面重大问题,在辽宁乃至整个东北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地区的营商环境遭遇诟病的背景下,亮明态度、提出对策、树立信心,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可以说通篇在谈受众关心关注的事,而且说得层层深入,让人听不够。
更可贵的是,记者凭借多年来深入一线的采访经验,有了“敢唠会唠”的本事,做到了不虚美、不遮丑,让听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相关部门实事求是、直面难题的工作态度。在访谈的结尾,作品以开放式、进行时的方式结束,期待营商环境从“好狠”变成“很好”,让听众觉得作品本身也是辽宁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的一部分。这种认同感来源于记者在一线深耕多年的笔力,能写、会写、敢写,让这篇舆论监督类的广播访谈好听、耐听。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就深入推进东北振兴提出六个方面的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这也印证了这篇作品对新闻“时、度、效”的把握能力。(原载《中国广播杂志》,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