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要精神 > 正文

中电传媒编辑记者讲述走基层“好故事”

  编者按:在近日举办的中国电力传媒集团“好记者讲好故事”走转改报告会上,来自新闻采编一线的编辑记者们深情讲述了自己一年来扎实“走转改”的深入实践与经验体会。一个个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的好故事,展现了中电传媒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与新闻品格。
 
  全媒体采访中心王怡:暗访,一场价值发现之旅
 
  当了10年的党报记者,始终处于“安全地带”,觉得“媒体暗访”离我似近非远。因此,当2016年4月29日,我接到集团领导指令,得知被列入“五一”期间煤矿停产放假和执行276个工作日制度督查暗访工作组记者名单时,我整个人都是蒙的。至今我还记得,4月29日中午11点多,部门彭主任站在我工位前给我布置暗访任务的那一刻,震惊、紧张、忐忑涌上心头,脸色刷白的状态我想都不用想。
 
  煤炭暗访工作具有一定风险性,且那时的我对于煤炭行业几乎一窍不通,对于暗访省份人生地不熟。但好的消息是,作为中电传媒暗访组中唯一的一名女性,我获得了绝对的优选权——河南、贵州两个省份我得以优先选择,全媒体采访中心的小伙伴我可以随意点名与我同去。
 
  大家都知道,去产能位列“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中电传媒暗访组记者三赴地方,在河南、贵州、河北三省开展煤炭行业督查暗访工作。
 
  各省煤矿企业地理位置分散且多在偏远地区,我们将网上能搜集到的煤矿矿区标注在手写的简易地图上,确定暗访工作目的地,力争做到典型、全面。并在几乎没有任何官方力量支持的情况下,自己查找路线、安排行程、协调车辆,对三省煤矿企业进行突击暗访。
 
  暗访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很多,但记者的存在就如打怪升级一般,层层突破。
 
  首要困难,就是当地交通问题。
 
  贵州暗访组将暗访目标锁定为贵州六盘水市盘县。他们从北京出发,顺利到达六盘水机场。但没有想到的是,当地交通极为不便,在出站口找不到任何公交车和出租车前往市区,在机场“滞留”2个半小时后,马建胜和吉卫华两位记者才在机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到达六盘水汽车站,4小时后抵达盘县。在大巴车上,二人解到,盘县几乎所有的煤矿都离县城很远,交通出行唯有自驾汽车。幸好,马建胜在当地认识的一位久未联系的朋友帮忙协调解决了车辆,由此开始了崇山峻岭中马不停蹄的暗访,两天内走访到5个煤矿的9个采区。
 
  同样的问题也反映在河南暗访组。在进行完自选矿区采访后,记者突访义煤集团,希望从集团层面了解更多信息。集团宣传部负责人立刻安排多人多车陪同下矿。“神奇”的是,让我和同行记者张子魁分开乘车,车辆出发后竟然开往了两个不同的方向。这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子魁第一时间与我微信联系,商议先不声张,保持相互定位。有惊无险地是,车辆分开是因为同行人员顺路办事。清楚地记得,当我俩最终在跃进煤矿停车下车的那一时刻,相视一笑,虚惊一场,找回“战友”的感觉真好。
 
  暗访工作最考验功底的一点,是让人觉察不出你在暗访。煤矿工人对于记者的身份是相当敏感的,稍有疏漏就会警惕起来,而围绕矿区外围进行多方采访是暗访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尝试过一两次之后,鉴于我本人完全没有地方口音的先天不足,果断决定针对矿工的采访以同事郭腾腾交流为主,他或以煤老板的身份,或以为亲戚找工作的名义与矿工攀谈;我则负责进入矿区宿舍后以旅游采风的角色与矿工家属聊家常。事实证明,分工合作的手段成效显著。
 
  暗访工作最复杂多变的一点,是判断核实采访材料的真实性。根据暗访工作要求,我们要拿到各矿区对于276个工作日制度及开采任务安排的文件材料,这显然需要亮明身份开展工作。开车进入,直奔矿区调度室,拿出记者证、采访函,一边开门见山提出查看相关材料的需求,一边迅速扫看大屏幕并及时拍照取证。并针对本该放假的时间调取视频记录,现场与生产日志核实,发现不一致情况第一时间提问采访。
 
  毫无疑问,记者的血液中涌动着追求刺激的情感基因。
 
  河南暗访组,曾有几次因手机导航信息有误,所乘坐的汽车开至山间绝路,面对着一侧是山丘,一侧是深沟的困境,不得不倒退回来重新出发。虽遭遇过沮丧,但当在本该停产的状态发现矿区外停放车辆较多,矿工集合排队,悄然步入矿区后发现升降井在快速旋转,而我在被发现之前用手机成功拍照取证的那一刻,别提有多兴奋了!
 
  贵州暗访组为了解煤矿生产的真实情况,采取多种策略,甚至与矿区工作人员斗智斗勇。他们在暗访第一家煤矿时,种种迹象表明该矿疑似违规生产,但矿区出具的材料表面上看符合要求。为了核实真实情况,两位记者在完成首日暗访任务后,再次返回该矿,直奔井口。适逢交接班时间,上下矿工非常多,从交谈中,他们的判断得到了印证。
 
  暗访工作结束了,每每在回京的路途上,都能接到国家发改委等督查暗访牵头部门的电话询问——是否顺利返程,能否即日交报告。为了不耽误工作,我们连夜加班梳理采访素材、反复核实数据,从暗访对象总体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具体情况等多方面提交暗访报告,并将图片、视频资料附上以证实我们的判断。
 
  这一过程虽然辛苦,但圆满完成集团交付的暗访任务才是最重要的。令人惊喜的是,我们提交的三篇暗访报告中,有两篇得到了国家发改委有关领导的批示与表扬,指出“暗访反映的问题应予高度重视,只有及时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坚持;只有不断针对问题加以规范,才能使制度更加完善。”
 
  参与暗访工作让记者的职业更加完整,也让人生的历练更加丰富。我们切身体会到,记者俯下身,用了心,才能了解到基层的真实情况,才能将基层煤矿的实际问题、困难需求反映在一篇篇报道中,而这也是走基层最重要的意义。从与煤矿工人、矿长的交谈中,作为记者,我们深刻感受到,他们需要一个渠道,彰显成绩、反映诉求,而我们的角色是合适的。从提交的暗访报告获重视程度看,决策层对于来自基层的真实材料也非常重视,我们的报告对制定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或许,是作为记者,作为客观记录者最大的价值。
 
  报纸编辑部薛超:好记者,一直在路上
 
  2016年6月,我参与了由中国电力记协和报社共同推出的大型策划“改造升级农网 照亮农村未来”的报道任务,来到宁夏固原进行实地采访,探访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亮点和成果。
 
  来到固原后,最真切的感受就是冷。跟省会银川相比“一个像夏天,一个像冬天”。由于衣服带的少,当地人还给我找了一件冲锋衣御寒。固原连同海原、西吉并称为西海固,由于流水切割及千百年来的盲目垦殖,水土流失严重,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在固原吃的第一顿早饭便是当地最有名的羊肉泡馍,驱寒保暖功效绝佳。固原的羊肉泡馍不分大小碗,论两,有一到四两可以选。在固原落脚的两天我发现,大多数人要个二两的就已经十分满足,偶有身材健硕的点个三两的大快朵颐,四两的从未见人问津。
 
  固原是宁夏农网改造的重点,西吉是重中之重。从固原到西吉的车程大约两个小时。一路小雨淅沥,道路两旁都是光秃秃的小山。“还有两个月就要供暖了,大家挺住!”“寂寞的天,伤心的雨,悄悄的告诉你,下周咱西吉还有雨。”一路上与供电员工畅聊,我发现他们早已习惯了当地的气候,甚至还会编段子进行调侃。
 
  可到了农网改造现场后,看到在杆上架线的供电员工,我还是吃了一惊。他们仅仅穿了一层单衣在12米高的电线杆上进行作业,站在杆下穿着冲锋衣的我都已经随风凌乱了,他们所经受的寒冷可想而知。为什么不多穿点衣服呢?面对我的疑问,当地随行人员告诉我,因为在杆上作业要求比较高,如果穿的太多操作不便,无法施工,只能穿单衣干活。为了御寒,供电员工都会在清晨迎着朝霞吃一碗四两的羊肉泡馍,然后在杆塔上一干就是一天。
 
  在西吉县农网改造现场,我见到了负责当地网改的负责人张维亚。为了促使项目尽早完工,他一直在网改现场指挥作业,已经三周没有回固原的家了。我问他你觉得农网改造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他告诉我,是群众的不理解,不认同。例如在青赔问题上,农民觉得他种地种的好好的,电也用的好好的,凭什么还要占他的地再架电杆?你跟他说动力电的好处,他根本听不进去。再比如在精准扶贫上,供电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帮扶政策。有技术帮扶,开办电工培训班,为青年人提供基础的技术培训,结业后有了电工作业许可证就可以进场作业。有产业扶贫,帮助农户发展养殖业,牲畜和家禽养大了由供电公司帮助找销路,获益的钱再返给农户。可农民会说,扶贫你就把钱给我就行了,干嘛还要让我再去学习、干活,工作就很难进展。我问他那如何解决呢?“就是找当地有名望、有威信的人去挨个做工作,说服他们,他们知道自己信任的人不会骗他们,也就相信了。”“那网改以后呢,群众什么反应?”“他们还是会感谢我们,知道我们是为了让他们生活的更好”。
 
  说到网改后的变化,固原供电公司政工部副主任郭伟告诉我,农网改造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两个明显的变化。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以来,农村家家户户通上了动力电,老百姓有的搞养殖,有的搞农家乐,手头富裕了,日子红火了,这是生活上的变化;生活条件改善后,很多农户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纷纷送孩子走出乡村上大学,最终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这是思想上的变化。我们说“农网改造惠民生”,这便是最生动的注解。
 
  在西吉县,我们来到了马建变电站10千伏线路建设现场。在现场看到,两组新旧电杆相望而立。随行的供电公司员工告诉我,到6月底,12米高、采用120平方毫米绝缘导线的新电杆将取代9米高、采用16平方毫米裸导线的旧杆履行使命。届时,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当地居民的用电可靠性将大幅提高。农网改造如何照亮农村未来,眼前看到的这一切便是最直观、最真实的写照。
 
  在固原采访期间,我们去了当地一个老大爷的家,了解他对电力供应及服务方面的感受。由于是当地政府人员带着去的,我一度认为这个大爷是个“托儿”。进屋落座后,屋里屋外围了很多看热闹的群众,当地一个媒体的记者急忙迎上去问,你们这有没有可靠用电的顺口溜、有没有什么感人的故事给我们讲讲。那些朴实的群众显然没有见过如此场面,纷纷摇头。而大爷那刻也很拘谨,双手不停摩擦着,问他话也不答。后来政府人员引导他:“没事,你咋想的就咋说,有啥问题也可以说出来,咱们给你解决。”大爷沉思半天说:“啥时候能把吃水的问题给我解决了。”听到这我们都笑了。因为大爷住的是刚盖好不久的板房,所以还没通水,政府人员说水的事正在积极解决呢,等你门口这口井打好了,水就供上来了。今天来得是电力部门,电力上有啥问题你也说说。“大爷不好意思地笑了:“电没啥问题,都挺好的。”
 
  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不是为了完成稿子而去“写”的故事,也不是要把读者弄哭而“编”的故事,而应该是我们亲身经历、真切感受到的故事,即使它可能没那么震颤人心,但唯有真实最动人。
 
  回想我此次走基层的经历,虽然农网改造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新一轮农网改造有什么特点?宁夏整体的改造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这些问题在采访前我都没思考过。回来写初稿时也是能用材料就用材料,没有想如何把稿子做精、做优。
 
  作为行业报的记者,我们可能很少有机会像社会类媒体的记者那样揭露阴暗,伸张正义;像战地记者那样冒着枪林弹雨,记录战争。但要做一个好记者,尤其是刚刚上路的记者,至少我们应该怀有一颗赤诚之心,履责于心,立责于行。当我们疲于思考的时候、当我们放松倦怠的时候、当我们踌躇不前的时候,就回头看看那些已经在新闻战线上拼搏多年而依然用心坚守的同仁和前辈们,他们正用行动向我们诠释,好记者,一直在路上。
 
  国家能源报道编辑部王俊:光伏扶贫那些事儿
 
  最近两三年来,我去基层采访的主题不算少,比如新能源发展、煤层气开发、能源基地建设、能源革命,等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是光伏扶贫。围绕这一主题,我已经先后3次去基层采访。
 
  可能有些人对光伏扶贫还不是很了解。这是由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办等部委联合力推的一项精准扶贫工程,“十三五”期间将惠及贫困人口数百万户。
 
  我对光伏扶贫的关注始于2014年8月份,那时安徽省的金寨县正率先大规模为贫困户安装屋顶光伏电站。恰巧我认识金寨县供电公司通讯员,便对金寨的做法上了心,注意跟踪进度。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3个月,国家便决定在6个省份开展光伏扶贫试点。
 
  金寨作为光伏扶贫发源地,自然被列入试点,而且极具代表性。随后,我马上去了金寨一趟,采写出《每一分钱收益都是雪中送炭》一文。文章获得了当年的中国电力报好新闻一等奖。不过,由于当时侧重于挖掘金寨的经验做法,没有过多考虑采访对象的多样性,留下了瑕疵。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报道,为我后续的两次更深层次的采访打下了基础。
 
  时间到了2015年5月份,全国光伏扶贫试点工程全面开花,是时候对全局作一次总结性报道了。那次我虽然没有出差,但6个试点省份的光伏扶贫实施情况,我基本都从有关部门和电网企业有所了解,据此采写出《光伏扶贫星火燎原》一文。
 
  总的来说,2014-2015年间,光伏扶贫从最开始的兴于一县,到覆盖6省30县,乃至试点以外的地方,我也算是一个见证者。
 
  顺着时光,我们继续往前走。
 
  2016年春节放假前,按照惯例,记者得作走基层的准备。当时,管我们部门的魏家经主任给我出了个难题:这次走基层不但要走出新意,稿子还要有人文情怀。我思来想去,一直没有合适的选题。魏主任适时提出,不如去金寨看看那些光伏扶贫户是怎么过年的。我一听,正好金寨离我家也不远,就定在腊月二十八去采访。
 
  除夕前一天去采访,按说难度很大,毕竟大家都着急回家过年。不过,金寨方面给予的支持出乎我的意料,不仅供电公司很配合,出人出车,当地扶贫部门也让一位副局长全程陪同,和我一块儿进村入户。
 
  光伏扶贫扶的必须是“贫”,这是三户人家给我的共同感受。他们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年收入不过几千块钱。一座装机3千瓦的屋顶光伏电站,每年大约能为他们创收3000多块钱。这些钱在外人眼里或许不算多,但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笔实实在在的巨款,能让生活质量上个台阶。而且,光伏电站的理论运营期限是25年,这就意味着,在25年内,他们都可以坐享稳定收入。
 
  在梅山镇,我见到了68岁的王合术。王合术独居,只有一个常年在外打工的儿子。由于家里穷,儿子40多岁了还没讨到媳妇儿,挣的钱也只够自己吃喝。采访时,我有意将话题往农村养老问题上引,结果王合术“不负我所望”,说出了一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我不指望靠儿子养老,养儿还不如建电站呢!”由此可见,光伏扶贫在贫困户心中的地位。
 
  我2014年采访过、此次回访的詹政林一家,位于槐树湾乡杨桥村,家庭条件极差,詹政林有智力障碍,妻子是精神病人,在上小学的女儿曾经连内衣都没有。詹政林以前靠磨剪子挣点钱,勉强够全家糊口——是真正的“糊口”。光伏扶贫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卖电”收益变成了他们口中食、身上衣。尤其是,他们的遭遇因光伏扶贫而被更多人所知晓。两年来,这一家获得了许多社会捐赠,生存状况已得到极大改善。
 
  在杨桥村村部的门柱上,贴着一副春联,上联是“精准帮扶雪中送炭”,下联是“光伏发电星火燎原”。乍一看,没啥特别的,但同行的那位政府官员告诉我,春联是根据我写的《每一分钱收益都是雪中送炭》和《光伏扶贫星火燎原》两篇文章的标题制成的。他所在的金寨县扶贫和移民开发局,摘取标题关键词,请县书法家协会主席手写出了这副春联,以感谢中国电力报对金寨扶贫工作的报道。金寨方面能在过年前一两天做这件事,足见用心。
 
  从金寨回来后,我当即在“国家能源报道”公众号上记述了这次走基层的见闻,并在过年当天以组图形式推送出去,反响不错,其点击量至今仍是“国家能源报道”公众号所有推送文章中最高的。根据这次走基层撰写的《一个光伏扶贫试点县的年味儿》一文,被评为月度一类稿,也被六安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官网、金寨县人民政府官网,英利、中电电气等企业官微自发转载。甚至我还看到,有人将这篇稿子转到了百度贴吧里。
 
  2016年是光伏扶贫深入推进的一年,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受益人口越来越多。但毋庸讳言的是,也有一些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光伏扶贫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社会上产生了负面影响。有人甚至认为,光伏扶贫是忽悠贫困户的,贫困户根本拿不到钱。这种论调无疑会加深部分贫困户对光伏扶贫的疑虑。为了查证贫困户是否切实受益于光伏扶贫,就在十几天前,我第3次前往安徽,不过目的地换成了阜阳市的阜南县。
 
  在阜南,我欣然见到,供电公司在按月结算光伏上网电费,银行也确确实实地把钱打到了贫困户的帐户上。
 
  回过头来看,我采访光伏扶贫,既没经山高水急之险恶,也未历处处碰壁之曲折,唯三次专注于同一件事,三次直面社会最底层群众,三次踏实完成报道。最后,我只想说一句:常到基层去,你会收获满满。
 
  中国电力网络电视台赵洋:生命在极限处闪光
 
  2016年7月,中国最年轻的县——藏北双湖县用上了小康电。位于西藏那曲西北部,地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这里平均海拔5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区。以“光伏+储能”为框架,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西北院”)在那里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离网型储能微电网,为解决西藏等我国偏远地区的用电难题,开创了一种被称作“双湖模式”的可行之路。
 
  作为CPTV全媒体采编发的又一次成功尝试,于我而言,这是一次极富挑战、极其难忘的人生体验,高海拔带来的强烈高反,为此次报道增加了前所未有的难度,也让双湖之行与众不同、记忆犹新。
 
  只有扛得住,才能打得赢
 
  到达双湖,拉开车门的一瞬间,高反来的异常凶猛。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头痛,剧烈的、持续的、毫无缓解的、汹涌澎湃的头痛,大脑向我传递的第一个信号就是:赶紧离开。在海拔5000米,人体的血氧含量只有内地的40%。指甲发紫、嘴唇发黑、头痛恶心、心悸胸闷、彻夜无眠,在双湖的第一夜,根本无法入睡,一躺下就憋气,头疼得就像喝了大酒,而且浑身酸痛,怎么呆着都不得劲儿。那一晚,我瞪着眼睛捱到天亮,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
 
  高海拔的严重高反,让初到双湖的我们集体发烧,所有人体温同步,神奇般的保持在37.4度。我们的采访团队也因此被命名为“37度4团队”。在平原,有个头疼脑热不叫事儿,可在高原发烧就不一样了,很容易引起肺水肿或脑水肿,会要人命。说实话,当时心里有点害怕。但是任务既然接了,总不能刚来立即转身又走。扛着体温,扛着设备,扛着高反,我们放下纠结,完成了所有拍摄及采访任务。
 
  在连吃饭、走路都要小心翼翼的海拔5000米高度,采访、拍摄显得格外艰难。14位建设者、一期工程投运现场、光伏电站、双湖县城周边、工程驻地等内容,就在步履艰难中兵分两路硬是走了下来。视频采访需要注意的要素特别复杂,考虑到现场纪实感,采访地点选择在户外工地,风声、施工机器轰鸣、阴晴不定的天气、忽明忽暗的光线、最要命的极度缺氧等客观环境,都影响着我们的进度。有时,采访一个人要反复四、五遍,摄像师更是要肩扛几十斤的摄像机去负重工作,经常不得不停下来吸氧休息。尽管一路都是快节奏、高强度,但我们做到了忙而不乱。在海拔5000米,只有扛得住,才能打得赢。
 
  备战“新课题”
 
  人可以靠精神力量前行,可以坚持,可以忍耐,但是设备不行,有一点不合适就会趴窝儿。由于摄像机的使用标准设定都是低于海拔2000米,包括电池也一样,在高海拔地区开展工作,除了人的心理会受到影响,设备也在经受挑战。摄像机电池由于高海拔的低气温,损耗特别快,常常一会儿就用完了。按照以往习惯,我们在外拍中都是提前充好电,白天拍摄,晚上一宿充电,第二天继续。双湖县电压不稳,夜里12点准时停电,根本没法充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几乎所有的工作间隙都在找电源。
 
  类似在高海拔地区工作遇到的新课题还有很多,甚至以往习惯的肢体动作都得改变。
 
  平台互动 立体传播
 
  全媒体采访中,文字有文字的优势,理性、深刻、逻辑性强,同时又让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视频有视频的魅力,鲜活、直观、更富有现场感,并能及时捕捉转瞬即逝的真情流露。
 
  采访中,当问及家人时,刚毅的西北汉子们眼圈一红,只一句:“不说了,家里就不说了。”那种表情、那种语气、那种眼神全部被镜头真实记录,那种最发自内心的情感特别能打动人心。我们走进了项目部食堂,亲身体验了一下建设者们的午餐。镜头记录下了大家吃饭的场景,饭菜很简单,但是挺有滋味儿,彼此交流中还能释放一下高强度作业带来的疲惫。虽然活儿很苦,但大部分人都很乐观,脸上也有笑容。这种苦中作乐的画面,很有感染力,也很有人情味儿。
 
  一期工程投运时,在地方发改委办公室里,灯光点亮的瞬间,所有人兴奋、激动的言语和神情,都被镜头忠实记录下来。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镜头正在记录一段重要却鲜为人知的历史。
 
  从形式上来说,文字、视频、声音、图片,各有所长,互相弥补,能够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表达方式,让受众都可以各取所需。
 
  从内容上来说,文字更理性、更严谨、更全面、更完整地报道了双湖工程的价值、意义、特点和亮点,而视频更直观、更感性、更富有人情味儿,更能打动人心。视听和文字配合,可听、可看、可读,从不同层面传达信息,形成更立体、更鲜活的综合报道。
 
  从传播上来说,既可以按照工程建设进度,围绕工程建设的重大节点,以不同形式打造持续跟踪报道的态势,增强传播效果,提升中电传媒影响力,也可以最终打包捆绑集中传播,一条微信内既有图文、也有视频,集中推送造势。
 
  经过这次特殊的报道任务,我跟身边一起奋斗的人结下了深厚情谊,也让更大范围的人了解了双湖这个地方,知道了这里的电力人为事业做出的巨大牺牲。实践再次证明,面对新闻事件时的全媒体联合报道,是今后的媒体传播的主流趋势。
 
  中国电力网络电视台马波:在“一带一路”上的38天鏖战
 
  2016年初,我们与电建海投策划,准备用纪录片的表现手法,以电建海投为主体,把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在“一带一路”上的开拓和付出集中展现出来。我们辗转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挝和尼泊尔4个国家,先后经停迪拜、曼谷、吉隆坡,行程近3万公里,历时38天。
 
  工艺流程全面创新
 
  按照计划,我们此行要完成一部宣传片、两部工程纪录片的拍摄,并同步完成一系列新闻专题和视频素材的采集加工。这种“一拖三”的制作模式,是对传统影视作品制作工艺流程的颠覆和创新。出发前,我们跟国外项目多次沟通协调,先后开了5次前期策划会,拿出了详细到每一句话的脚本和详细到每一个小时的拍摄计划。
 
  在尼泊尔拍摄期间,摄制组遇到了长达数日的倾盆大雨,原有的拍摄计划彻底泡汤了。时间不等人,我们连夜沟通,修改文案和拍摄方案,一方面利用难得的大雨间隙赶拍,一方面在雨中和室内重新设计镜头、组织采访,才如期完成了任务。
 
  可以说,如果没有全面的前期准备、及时的后方协作和灵活的现场创作,我们肯定无法应对这样前所未有的考验。
 
  物资运输困难重重
 
  与以往不同,这次“一带一路走基层”要穿越3个国家,拍摄地都是在崇山峻岭之中,摄制组的设备总重量达到了260公斤。带着人均100斤的重重行囊,跋山涉水,跨沟跃坎,让我们真实体会了一把“西天取经”的不易。
 
  由于每个国家出入海关的执行标准各不相同。摄制组要面对3个国家出入境机构提出的各种要求,需要的不仅是智慧,还有耐心。在此行第一站巴基斯坦卡拉奇,尽管手续完备,我们还是遇到了当地海关的严格检查。他们质疑航拍器的用途,决定暂时扣留。我们迅速联系当地公司,让项目部负责人出面协调,又拿出了属地公司官方邀请文件和安全保证书,经过了几个小时的焦虑等待,才顺利入关。
 
  如果说入关是个麻烦事,那出关就更是煎熬了。不出意料,剧组又被扣了。巴方只同意我们一部分人和设备登机。眼看离起飞只剩5分钟了,我们不得不又支付了几百美元,才离开了巴基斯坦。
 
  其实,巴基斯坦的出入海关只是一个缩影,在接下来的柬埔寨和尼泊尔,类似情况也不停出现,超重罚款、设备盘查已经成了每一站的必修课。
 
  整整38天,光是在路上就花费了15天,且不算到当地以后协调动员的时间,再扣除恶劣天气和突发状况影响,真正留给我们的拍摄时间少之又少。每到一个现场,我们都是立刻投入战斗,一边拍摄,一边协调,每晚都要结合当天情况查看素材,安排第二天计划。每天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真正的休息时间很少超过4个小时,只有上了飞机,才能踏实睡会儿。
 
  融入地方生活艰苦
 
  只有到了海外,才能体会到中国企业开疆扩土的种种艰辛。入国问禁,入乡随俗。
 
  在柬埔寨,有一场水中拍摄,我们事先约了几名当地儿童在水中嬉戏。摄影师和工作人员全部赤膊上阵,纷纷下水,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过程进展顺利,但就在拍摄进入尾声的时候,一条半米长的水蛇从我身边游了过去。大家看到后,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每个人都好像瞬间凝固了,目送着这条蛇慢悠悠滑过。如果当时被咬一口,按照现场的医疗条件,恐怕根本无法救治,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
 
  在干赞原始森林库区,我们拍摄用的机动船发生了故障。大家在湖中迎着雨水,随波逐流了两个多小时。因为要保证设备安全,带的雨衣都用来遮雨了。原始森林很美,但也是无人区,没有手机信号,没有成形道路,只能用卫星电话与外界联系,遇到任何问题,只有自己想办法解决。
 
  在尼泊尔,我们来到当地的一个瀑布前拍摄。由于场地湿滑,大家多次跌倒、摔伤,就算自己躺进水里,还不忘高举着手里的设备,因为那是我们的武器,更有我们辛苦工作的成果。当地稻田里有很多蚂蟥,摄制组成员战春水被蚂蟥咬了,直到回到营地才发现。虽然紧急救治没有大碍,但接下来的几天,他一直都在疼痛和瘙痒中渡过。
 
  传递温暖结下友谊
 
  每当经历这些苦难的时候,我常常想,当初最早来到这里从事工程前期开发的那些建设者们,经历的比我们还要艰辛,他们的付出值得被记录,值得被传颂。
 
  见到当地员工的时候,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友善和期盼。这些长期在异国他乡、深山老林中奔波的身影,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敬佩。有个刚上班不久的年轻小伙子跟我说:看了你们的作品,我跟很多同事都留下了眼泪,谢谢你们来这里,谢谢你们的敬业与付出。
 
  CPTV所有参与这次任务的伙伴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没有抱怨过,也没有计较过个人得失。我感觉,是一种精神在鼓舞和支撑着他们向前走,在异国他乡,我们就是兄弟,就是家人。整个项目期间,远在国内的家人和同事,都会随时关注着我们的健康和安全。回到北京的时候,不管走之前皮肤什么颜色,一路下来,大伙儿都成了黑红色。虽然外表上开起来像难民,但我们的收获非常大,心里的成就感是满满的。
 
  经过这些与AK47为伴、与水蛇蚂蟥为伴、与暴雨泥泞为伴、与误解阻挠为伴的生活,我们用自己的付出赢得了尊重,也与当地员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更重要的,是我们把来自国内的关怀送到了一线,把我们的专业技能送到了一线,把中电传媒的品牌送到了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