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亚楠 代玲玲
夏炳军最近明显感觉到,来山东寻求节能环保领域合作的国家越来越多。夏炳军是省商务厅欧非处调研员,他所在处室主要负责推动我省与欧洲、非洲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
“今天上午,德国一个州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刚和我们联系过,希望与山东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合作。”2011年12月20日,夏炳军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距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欧、美、日、韩4批高层次政府代表团前来推介、商洽合作。
山东作为全国最大的环保市场,有关国家频频前来寻求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出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日前在北京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释放出国内环保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重要机遇的清晰信号。根据会议期间公布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入将激增至3.4万亿元,较“十一五”增加1.5倍,且环境经济政策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政策建设的重点。这都将推动相关行业需求迅速爆发,打开环保企业的市场空间。
环保市场就是政策市场
据介绍,前来山东推介的政府代表团层次都比较高,其中尤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率领的代表团最引人注目。在2011年11月29日举行的“山东-美国节能合作研洽会”上,这位新任驻华大使带来了Aibemarle(雅宝化工)、Honeywel(霍尼韦尔)等10家著名美资清洁能源企业,亲自当起了“推销员”。他说,美国政府“看到了中国市场潜力”,而“山东减少耗能、降低二氧化硫排放等方面的政策在全国来说都是排在前列的”。
环保业内人士认为,骆家辉的这句话点出了环保市场的关键:环保市场就是个政策市场。政府不下大决心,这个市场就无法启动。
省环保产业协会秘书长李宝林告诉记者,山东环保市场能做到全国最大,就是得益于政策。随着今年起我省取消行业标准而实行统一的区域标准,也就是取消行业排污特权,“一个新的高峰又要出现。”
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能够进入中国的节能环保市场,在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中切一块“绿色蛋糕”,在外资看来分外诱人。
“我们自身也有环境需求。”李宝林告诉记者,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环境保护、节约发展就势在必行,老百姓的环境意识、环境需求会迅速觉醒,就像近期国内对PM2.5的关注和讨论,“比如说济南,大工业企业都迁出去了,能见度依然不高,还能再怎么改善呢?这或许意味着,我们对于减排的观念都需要改进。”而环境治理越是深入,对技术需求的层次越高。
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则有个判断:山东未来10年仍将保持全国最大环保产业市场。他认为,山东的环境特点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二氧化硫、工业粉尘、COD排放量较大;二是环境容量比较小,人均资源比较少,环境的自净能力比较差;三是人口密度大;四是经济总量比较大,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这些特点决定了山东要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然要采取全国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同时为山东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中外合作空间很大
多年来一直关注环保产业发展的李宝林告诉记者,这个产业很特殊,外资进来是个“好事情”,“我们不设什么壁垒,很欢迎。”
他解释道,首先,我们要解决环境问题,尤其是新的环境问题、环境需求,很多时候我们的技术难以达到,需要借助引进外资来突破瓶颈。第二,环保产业不是直接面对公众消费,而是面对企业消费,环保产业个性化很强,光拿一套技术来是行不通的。外资进入时,由于对政府的管理要求、企业需要怎样的解决方案不了解,所以基本都是通过与本地企业合资、合作的方式。
李宝林说,从这几年的发展看,合作效果还是不错的,往往只是用外资最核心的技术,中方来配套、融合,这有利于我们的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应用较好的环保技术,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扩散,对我们的环保企业也是个带动。尤其环保产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如果仅仅依靠自身力量很难实现技术突破。以山东三融集团有限公司为例,他们通过引进德国的脱硫技术,双方合作并约定前20个工程双方分成,再往后该技术的应用就由三融集团获益,几年工夫他们就由一个小公司做到了二三十亿的规模。
中外合作还给我省环保企业带来了走出去的机会。据介绍,现在就有我省环保企业在东南亚搞水处理,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企业技术达不到。经过我省多年的政策倒逼及与外资积极合作,我省有一批环保企业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对传统污染的治理方面。而东南亚现在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恰恰和我省三五年前是类似的,再加上成本优势,山东环保企业的胜出就不意外了。
李宝林告诉记者,更有一些企业打入了美、日等市场。譬如膜技术。据了解,两年前我省膜技术发展还有很多瓶颈,价格也太高。通过引进国外技术,省内一些膜生产企业在常用领域已经达到了美、日方面要求,招金膜天有60%的产品出口日本。
“合作的空间还很大。”李宝林告诉记者,他就看好了新加坡的一项膜技术,“能把海水淡化做到3块钱一方水,比我们现在用的自来水成本还低。我们半岛地区要用上这技术,多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