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理赔改革,提高服务质量是所有险企在开展治理“理赔难”工作中不断探索的课题。以前车险理赔是一个“传统型”服务的过程,在车险理赔中,一旦车主出险,需要车主第一时间报案,保留现场等待保险公司的查勘人员进行实地勘测,认定责任,再到保险公司的定损点找到定损员,核定赔付额度,再到修理厂修车,车主拿到发票后再去保险公司理赔。但是快节奏的生活和车辆的增多决定了人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理赔,这也是理赔难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让理赔这个“传统型”的服务过程转变成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成了各家险企理赔提速的突破口。
自己给自己理赔?这是可以的
车主王先生因为是从业人员,优先体会到自己给自己理赔这种新技术。今年5月份,王先生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停车不小心蹭到了路边的树上,车身有蹭伤。王先生用自己的智能手机报案、拍照,然后把照片传给投保的保险公司,很快保险公司就妥善地处理了王先生的案件。王先生的手机里“住着”一位查勘员吗?
的确如此:2012年初,中国人保开通一站式保险服务移动应用平台——“掌上人保”。“掌上人保”移动终端应用软件,依托智能手机平台,向客户提供信息发布、手机投保、自助理赔以及各项增值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进行车险报案、查勘拍照、单证上传、赔款支付的全流程自助服务;对于像王先生这样责任明确的简单案件,“掌上人保”就可轻松搞定,大大节约了车主的时间。此外,“掌上人保”还提供实时路况、限速提醒、交通法规、保险知识、定点寻车、违章查询、自助查询等实用信息。
与此同时,一款集录像、录音、拍照、存储等功能于一身的“人保保务通”正式亮相,拉开了一场由信息化助力理赔提速的大幕。据介绍,这一设备是山东人保财险为适应市场形势、满足客户需求、改善理赔服务的需要,而设计研发的一种信息化、多功能、便携式理赔工具。不仅方便了查勘员快速完成现场查勘,提高查勘工作效率,及时、准确收集客户信息;而且可以记录查勘员现场处理的过程,有效地监督理赔服务工作。
据了解,今年前7个月,人保车险已有月均1.24万件5000元及以下车险快捷案件,在调度45分钟内理赔处理完毕,占比32.68%;月均3.67万件车险案件报案当日结案,占比71.74%。
快赔新技术彻底颠覆传统
传统的赔付流程不仅让用户感觉到了费时费力,更让保险公司体会到了发展的瓶颈,占用大量的人力成本,却一直效率不高,这个时候各险企希望有新技术的运用来突破自身发展瓶颈,也能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在太平洋山东分公司的3G理赔后台,记者看到前端查勘人员在烟台的一个事故现场,运用3G移动查勘工具,现场拍摄的车损图片都即时传到后台,后台的工作人员在等待核查人员的意见,一旦核查人员对理赔金额无异议,就可结案,赔付款项也会即刻提交财务,客户提供了银行账户之后就安心等待赔付款到账即可。记者从平安车险山东分公司了解到,平安车险推出的IPAD车险极速理赔能大大节省赔付时效,使用IPAD处理案均降低时效4.3小时。国寿财险山东分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车险事故中小刮小蹭居多,这种责任明确、理赔额度较小的案件一般都可以通过新技术的运用进行快赔,8成案件都能达到快赔的速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赢得了客户的好评。
无论是电子查勘员、3G移动理赔设备还是IPAD理赔技术,这些都是各个险企在探索理赔提速的形式,还有很多的保险公司在运用这些新技术服务于自己的客户。新技术一旦成熟运用,客户理赔时间大大缩短,很多后续服务也能一站式享受,省时省心。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大量保单的增加带来的服务压力也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减轻不少。当新技术让保险公司和保险客户的效率都大幅提高的时候,理赔也就变的轻松快捷了。(记者 逄增凤 通讯员 尹涛)